一说开车一族,就让人想到“有钱人”、明星……其实也就是近半年的事情,“开车族”已经不是“大款”的代称了,三四万元一辆的轿车,对于年收入四五万元的工薪家庭来说,不算什么难事,更何况还可以分期付款,只不过看你愿不愿意提前消费罢了。看看满街慢慢爬行的汽车长龙,看看停车场上摩肩擦踵的“汽车新贵”,看看人手一册的行车执照,你会觉得,中国人,家家有车的日子,不太远了。
车一多,可说的话就多了。首先是出现了“看车下菜碟”的趋势。街上流传:
工薪“奥拓”和“夏利”,
“富康”“捷达”是外企,
中小老板“帕萨特”,
“本田”跑车是小秘。
这种民谣客观上反映了当代收入与消费的“行情”,也颇使一些“市民习气”的人气指颐使。其实,“汽车算什么?什么也不是,代步工具而已。”这是一位10年前就有车的朋友的体会。
陆君好几年前随新闻代表团去美国访问,回来以后专门撰文介绍美国的汽车。人家那儿,车就是一个工具,用什么都无所谓,就好像今天的人用圆珠笔,没人在乎牌子,你就是千万富翁,也可以用2块钱一支的笔。她眼见着靓女盛装从一辆前边破损得一溜歪斜的车里出来,钥匙交给饭店门童,扬长而去。她是华盛顿首富的千金,谁也没觉得她“掉份”。而另一侧的广场上停满了奔驰、凯迪拉克、宝马……那旁边却是一个贫民区。也许,这就是美国人的性格,天真而不在乎“面子”。
我的亲友在美国生活8年,已经换了5次车了,一次比一次豪华。看来东方人的“攀比”心理,是根深蒂固的。雷达表的副总裁和我说过,15年前他看好中国市场,就是因为中国人很讲究排场,什么都得用名牌。如今雷达表在中国的销量,果然世界第一,价位也最贵。基于这种印象,名车劳斯莱斯也于2001年打入了中国市场,他们认为“一定卖得出去”。
用皮鞋、手表、手机标志身份的时代马上就要过去了,新的一轮身份大战是“汽车”。用北京话说,“真累”。不过这股风未必能刮多久,因为,中国汽车事业的发展一定比彩电快得多,今天的彩电,谁还过问牌子问题呢?
人们比车,却很少比开车,光有靓车,不会开,一样地“掉份”。这“会开”当然不是指开车的技术,现在的无级变速车给油就走,没离合器,用什么技术?这“会开”基本是指开车的“文明”与“风度”。现在的街上,流行“谁横谁当家”。最疯狂算是出租车,在哪我都得先行,能挤就挤,能插就插,挤了你,从来没有任何抱歉的表示,“切”你没商量,害得老司机骂声娘,新司机吓一跳。老二是公共汽车,膀大腰圆,横冲直撞,你想并线?靠边等着吧,我就不让你过,你要是一加油过去了,我敢停了车,祖宗三代地骂你……这些都是亲历,不敢夸张,只是实录,如此汽车关系,街上怎能没有硝烟?
这让人想起许多关于汽车的广播节目和专版,有的分类细致到专给“TEXI”。大家都在其乐融融地研究着汽车怎样防冻、什么品牌什么价钱,哪家又冒出了跳楼价,买车还是租车好。甚至于热心提供汽车音乐……很好,这些我们都很需要。但是汽车文化的内涵到底应该包含什么?它的人文核心绝不可能是那些冰冷的机械零件所能淹没的,也不是爱车贵族和香车美女所能囊括的。一切技术的问题,都可以很容易地普及和掌握,真正的冻土,是开车人的心态和修养。我们的媒介,是不是可以展开一些这样的讨论,大造一些文明礼让的氛围呢?汽车普及的初期阶段必须打好开车上路的道德基础,建立一种良好的风气。否则,将来私家车越来越多,新司机跟老司机学,你抢我也抢,那时再纠正起来,就“非一日之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