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近完成的《个人投资者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京、沪、穗、汉、蓉五市个人投资者规模已达68.6%,其中有27.3%的个人投资者表示未来更倾向于接受外资或合资企业的银行服务,有36.1%的个人投资者表示未来更倾向于接受外资或合资企业的保险服务,表明稳定增长的个人用户同样会成为中外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
该报告由零点市场与调查分析公司完成。调查采用多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五市2120位普通居民实施了入户访问。报告中定义个人投资者为目前有以个人名义进行以下金融投资行为之一的人:炒股、债券/基金买卖、定期储蓄、购买投资型保险、外汇买卖。从个人投资者目前选择的金融理财工具的种类来看,呈现出以定期储蓄为主、组合考虑的特点。各种理财工具由于其本身功能、易接触性和进入资本限制的不同,不同类型的投资人对选择呈现一定的差异。
定期储蓄:总体而言,80%以上的个人投资者(一半以上的受访总体)目前是各大银行的定期储蓄用户。这一比例在25岁以下的年轻投资者中达到最高,为86.3%,即年轻人会更依赖于这种简单方便的投资方式,由此表明定期储蓄这一方便快捷、低风险低收益的传统理财工具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较不同城市,上海市的个人投资者中定期储蓄用户的比例最低,不足七成。
股票:五市36.3%的个人投资者(总体:24.9%)进行了股票投资,其中26岁至45岁的投资人中更有四成以上的股民,学历越高的投资者中股民数量越大。上海市个人投资者中的股民比例高达56.4%,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债券/基金:五市11.2%的个人投资者(总体:7.7%)正在进行债券/基金的投资,这种投资工具更多地表现为国债的认购,46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中选择这种投资工具的比例较其他群体略高;北京市个人投资者中进行债券/基金投资的比例接近两成,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投资型保险:作为近一两年才被各大保险公司争相推出的投资型保险,目前拥有这类投资产品的人群数量占个人投资者的17.5%(总体:12.0%),26岁至35岁的中青年投资者中这一比例突破两成,高于其他群体;北京、上海选择投资型保险的个人投资者比例也在两成左右,较其他城市稍高。
外汇:目前只有3.4%的个人投资者(总体:2.3%)正在进行外汇买卖,而男性、26岁至35岁的高学历者中进行外汇买卖的人群比例较其他群体更高;北京市参与外汇买卖的个人投资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达到5.6%。
值得关注的是投资者投资工具选择的多元化趋势,接近四成的个人投资者目前采用了至少两种投资工具,开始进行理财工具的组合,其中26岁至35岁、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个人投资者中进行多种投资产品的组合选择的比例更高;上海市、北京市的个人投资者中均有四成以上至少选择两种投资工具来进行风险和收益的组合,显示出组合型投资产品/服务蕴含的巨大潜力。
看来,“将所有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里”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可选择的金融投资工具的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也开始对各种投资工具的风险和收益进行权衡和比较,开始考虑投资工具的组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针对个人用户市场的组合型金融产品/服务将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而能否把握组合型投资产品市场,也将成为重视个人业务发展的金融企业的主要竞争点之一,因此这类金融企业有必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和心理,进一步熟悉个人投资者的生活方式,使其金融产品/服务的开发和推广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