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减肥门诊也要减肥

2002-04-30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邓婷 我有话说

减肥为啥遵医嘱

夏天就要到了。“很多女人都期待夏季的到来,而夏季对我来说是个糟糕的季节。”体重78公斤、身高1.65米、看上去约40岁的卢女士毫不隐讳地对记者说。家住西四的卢女士4月26日上午在长安超市减肥保健品专柜与前来采访的记者不期而遇。“每年夏天快到时我都要减肥,每次减八九斤。”卢女士说:“停了(停吃减肥药)以后又长,没办法,先把夏天对付过去再说。”离开时,卢女士的包里多了一盒价值148元的减肥产品。

“减肥是严肃的医学行为,不是自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减肥专家常翠青大夫说,减肥不当会对身体造成相当严重的损伤。她告诫减肥者,如果做不到每次减肥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那么至少在第一次减肥行动前必须遵医嘱。但据记者了解,第一次真正选择去医院减肥的人少之又少。在日益重视生命质量的今天,是什么阻止了人们去医院寻找安全减肥的脚步?

方便之选 减肥产品想哪减哪

据了解,中国肥胖人数占总人口的20%,肥胖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可以引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乃至癌症等一系列疾病。然而,商人却从这组枯燥的数字里嗅出无限商机。据报道,在当前迅猛发展的减肥市场,每年减肥药市场的容量是60亿元,而由处方减肥药、减肥茶、减肥食品、减肥化妆品、减肥器械、理疗减肥和服装减肥7大类组成的减肥市场,年销售额可达210亿元,而且还在以年23%的速度激增。

精明的商人决不会忽略这块令人垂涎的蛋糕。紧挨长安超市有一家药店,当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走进这家药店时发现,里面一个被挡板隔成4层、面积约4×3米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减肥药品,估摸有20多种不同的品牌。仔细一打听才知,这些药品均是减全身的产品。“有没有单减腹部的?”“有。”售货员干脆地回答。在药店的东北角,减肥膏、减肥霜、减肥贴应有尽有,广告上说擦哪减哪。

走进第二家采访地——百盛超市,保健品组显眼处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减肥产品。“都说吃减肥药有副作用,有没有不吃药也能减肥的产品?”记者问。店员小姐热情地挥舞着左臂指向前方,在她与卖减肥器械店员的接洽中,记者很远就看见一副赫然标价近400元的减肥腰带。只要经济允许,消费者能轻易地买到适合自己的减肥产品。

麻烦不便 减肥门诊有点儿远

卢女士对记者说,近几年,她吃减肥产品没有发生过意外,也就没想过上医院找大夫指导减肥。同样在长安超市买减肥产品的李女士听记者提议上医院减肥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哎,上医院谁管你呀!”言下之意是,医生哪还有时间管你减肥的事,似乎肥胖不是病。

李女士的论断是缺乏根据的。随着肥胖人群的逐渐增多,近几年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大医院、北医三院先后开设了减肥门诊。然而,也许是历史短、宣传少,老百姓对这些门诊并不熟悉,去的人自然就少。

通过采访几家医院记者发现,每家医院减肥门诊的工作时间和收费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有周三上午周五下午的;有周二周四上午的……都是半天制。检查费(因为看病前先要对每一位求诊者的基本身体状况做番检查,包括量血压、称体重、测体脂……)从40元到70元不等。

一般减肥门诊半天至多能接待6-7个求诊者。常翠青大夫对此解释说:“减肥是个综合治疗过程,饮食搭配、锻炼强度、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是因人而异的。针对不同的人拟定不同的方案,是需要时间的。因此把事先检查身体的时间加上,看一个病人需要约40分钟。”

打一圈电话、单位请半天假、起个大早排队去医院看减肥,到医院去减肥确实不轻省,这的确需要足够的决心和耐心。“来求诊的患者大部分是自行减肥失败者。”常大夫说,这些患者普遍出现的症状是虚脱、肌肉抽筋、心悸。

有失败经历的瘦身者减肥要找医生。然而,自行减肥出现死亡现象的极端例子毕竟是极少数,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也是占减肥者的少数。因此,减肥产品仍然在医院减肥之外发扬壮大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