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正值公众假期,由北京市文物局等9家单位联合主办博物馆系列活动也达到一个高潮。采访中,一些喜欢、关心博物馆建设的人们谈出自己的看法。
5月18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天桥地区的北京自然博物馆。虽然位于交通便利的商业区,但自然博物馆和北京动物园相比显得很冷清。一位家长对记者自我解嘲地说:“刚才进去转了一圈,反正小孩子年纪小,也看不太懂。来这里只不过图个轻省离家近,以后孩子大了肯定不能这样唬弄他了。”另一个家长则抱怨:“恐龙展自从孩子出生时就有了,到现在孩子都会跑了,展品也没有换过,带孩子来这儿看恐龙,还不如在家看电视。”
相反,和自然博物馆一墙之隔的“麦当劳”却“爆棚”,连门口都坐满了人。购餐人排起长队,甚至连餐盘都已经周转不过来。门外一位员工还在教小顾客跳着拍手舞。同样,对面的“肯德基”也是人声鼎沸。当时洋快餐选址时,看中了自然博物馆的地位和号召力,希望吸引观众就餐。而如今——
记者又赶到王府井金街,这里有北京各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集中展示和文艺演出,其中汉代马车、古天象仪、古建筑构件、长征三号火箭、飞机模型等都是首次到馆外公共场所展示。其中还有保利艺术馆的圆明园文物三件铜头兽(仿制品)。
金街上的博物馆宣传受欢迎程度完全超出记者的想象。所有展位上都挤满了人,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资料拿到台面上立刻就有七八个人伸手索取,急得工作人员直说:“老年人优先。”而烈日下,索取中国历史博物馆资料的人们更是排出近百米的长队。各个博物馆的纪念品也成为走俏货,警察博物馆的卡通像章、古代钱币展览馆的古币、名人故居的名人照片最受欢迎。
一位患帕金森症的老年人用他含含糊糊的声音说,他自己也是个收藏爱好者。虽然他去博物馆主要是希望学到一些文物鉴定的知识,但是他最喜欢的博物馆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在金街的博物馆爱好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告诉记者,参观博物馆是为了看到实物、得到详细的讲解和介绍,希望博物馆能提供关于收藏、鉴赏等相关的知识和帮助。
记者采访了一位天津游客,他说因为工作需要他经常往返于京津两地。北京的博物馆他已经去了40多家,专业博物馆中他最喜欢中华航天博物馆,因为可以看到真正的火箭。名人故居中他最喜欢徐悲鸿故居,因为有讲解员讲解。他概括说,北京的博物馆缺乏互动性,展品风格太封闭。
一对北京夫妇利用通票已经去了100多家博物馆,他们告诉记者,对参观者来说,博物馆最重要的是交通,前往远郊的博物馆很困难。这对夫妇说,因为他们没有上大学,所以他们特别希望博物馆里有一个问不倒的讲解员。他们忍不住提道:“有的博物馆人气不足,去的人少,进到馆里根本没有人招呼,航空模型上灰尘一寸厚,这样的博物馆应该淘汰。”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在最近一年里去了北京近40多家博物馆,他心目中理想的博物馆是上海博物馆,他说,他最喜欢中国革命博物馆、美术馆,但是他希望博物馆的展品要经常更换。
对于这些问题,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说,馆藏陈旧的问题,不但观众不满意,博物馆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相信随着财力的投入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针对今年国际博物馆的主题“博物馆与全球化”,我国博物馆如何打造成法国“卢浮宫”这样具有品牌意识的博物馆?张局长说,比如故宫博物院,除了宏伟的宫殿建筑群,还有我国劳动人民600年智慧结晶。而中国历史博物馆更是展示着5000年来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展示,这就是我们博物馆的品牌。但是张局长也说,我们博物馆的展品是珍品,但远没有达到精品的程度,目前博物馆建设将要启动“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