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有人又在谋划对台“曲线军售”

2002-06-11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特约记者 韧石 我有话说

德国总理施罗德日前对记者发表讲话。


近日,两宗相互关联的跨国商业并购案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事情说起来很简单:美国的一家民间投资公司在今年3月份收购了德国霍瓦尔特造船厂75%的股份,而美国军火制造商诺·格公司眼下又计划收购这家造船厂另外20%的股份。霍瓦尔特造船厂不仅是德国最大的造船厂,而且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常规潜艇的制造商。考虑到这一因素,加上其他一些特殊的背景,舆论纷纷认为这两宗看似平常的商业并购活动的后面,可能隐含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那就是美国欲借德国造船厂来完成向台湾出售8艘常规潜艇的交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最先将这一秘密“破解”的是德国《商报》。本月3日,该报以“美国公司收购霍瓦尔特是为了方便潜艇出口;德国造船厂好像要把有争议性的台湾生意通过美国投资伙伴进行”为题,在头条位置独家大篇幅报道了相关消息及部分鲜为人知的内幕。

报道说,美国民间投资公司万恩资本合伙公司(OEP)在今年3月中旬投资购买了德国霍瓦尔特造船厂75%的股份,欧盟执委会已于5月31日通过了这项并购案。而就在欧盟执委会通过该并购案后不久,OEP董事长凯辛即表示将和美国两家有军火生意背景的诺·格公司及通用动力公司进行合作。与此同时,诺·格公司还计划在OEP已购入霍瓦尔特造船厂75%股份的基础上,再收购该公司20%的股份。

德国《商报》的报道还指出,霍瓦尔特造船厂的董事长利德勒不久前曾经去过德国总理府,表示霍瓦尔特造船厂出卖股份给美国OEP公司,就是希望能把8艘潜艇间接卖给台湾。该报称,德国总理府已同意了这一交易。

交易“如潜艇般静悄悄”

2001年4月,布什政府不顾中国的强烈抗议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批准了包括P-3C侦察机和基德级驱逐舰在内的40亿美元对台军售案。这是自1992年以来,美国最大的一笔一揽子对台军售计划。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向台湾出售8艘柴油潜艇。当年9月,“美售台潜艇专案小组”曾专程赴台开会,双方达成共识,美方先行公开邀请具有制造潜艇能力的厂商参与,并选定潜艇构型与战系,3年后双方签署合约,随后再开始建造潜艇。据估计,如果按照6年建造的进度,台湾海军最快可在2010年获得首艘新型潜艇。

然而,美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便不再自行建造常规潜艇,而是一直设计建造核潜艇。“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样,美国如何完成这笔交易,一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去年10月,美军打出了公开招标的牌子。美国的诺·格、通用公司以及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家厂商都提出潜艇构型的计划书。由于目前只有美国不顾其做出的“一个中国”的承诺、公开向台湾出售武器,所以竞争主要是在美国的诺·格与通用公司之间进行。

虽然美国两家公司为这起庞大的军火生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因为技术方面的限制,它们都必须与德国或荷兰等欧州国家的先进潜艇制造商进行合作。而德国、荷兰政府却都公开表明不允许输出潜艇技术,这使得美国向台湾出售潜艇事件一度陷入沉寂之中。不过,美国方面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在台下悄悄加紧操作,积极寻求交易。台湾有媒体将此做法形容为“如潜艇般静悄悄”地在进行。

德国成为传媒关注焦点

据6月5日出版的《中国时报》援引台军方消息来源称,“美国政府已经批准诺·格公司同台湾当局商讨将购买的潜艇类型、此次武器交易的价格以及其他的合同细节问题”。该报还报道说,台湾海军方面倾向于购买由德国霍瓦尔特造船厂建造的德国209级潜艇。

但到目前为止,德国政府始终强调美国民间投资公司收购霍瓦尔特造船厂只是“纯粹投资”,并没有其他的意图。就在德国《商报》6月3日的独家报道见报的当天,德总理施罗德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德国政府始终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德国对中国的政策就是与之发展友好关系”,德国禁止向台湾出售潜艇。他表示德国政府没有参与任何有可能向台湾出售潜艇的谈判。德国经济部发言人当天也说,即使是在霍瓦尔特造船厂的一部分股权出售给美国公司的情况下,德国政府也不会允许该造船厂向台湾出售潜艇。在向台湾输出军备的问题上,德国的立场没有发生改变。

另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近日也表示,有关美国已敲定诺·格公司与台湾洽谈潜艇构型与合约的传言是不正确的。这位官员说,目前的计划依然是美方将派代表团,到台北说明去年11月接到的各家厂商的方案,只是原定的日期由今年3月多次顺延,目前不清楚代表团何时成行。

舆论认为,鉴于新设计一艘常规潜艇的代价相当惊人,加之美国海军反对用柴油潜艇替代核潜艇,五角大楼肯定要采取迂回方式,通过外国的造船厂商来完成与台湾达成的潜艇交易。所以,美国公司眼下收购德国霍瓦尔特造船厂的举动必然为世人所关注。而德国政府将如何采取行动、以不使霍瓦尔特造船厂股权的易手对其“一个中国”政策造成影响,同样将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