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大登山队员罹难详情

2002-08-16 来源:生活时报 小禾 整理 我有话说


这两天来,最揪人心的消息莫过于北京大学山鹰社的5名登山队员在攀登希夏邦马西峰顶峰的过程中罹难的事情了。他们遇难是在雪山上天寒地冻的8月7日,但直到6天之后,活在绿树成荫的夏季的人们才知道这个消息。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迟到的消息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死亡的严酷。

5位年轻优秀的北大学子就这样去了,他们离去的理由是:要登上这一座他们未曾登过的雪山。记得登山界有一句名言: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儿。看似轻松的话语却是人类永攀高峰,永不放弃、直面困难的精神。

人类登山史上有无数次雪崩侵吞生命的记录,人们为此痛哭过,也伤心欲绝过,但这并没有阻止一群又一群的人继续着他们的登山运动,追求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下面整理的这一组文章,表达的是一种悲痛,更是一种敬意。

北大登山队失踪队员确定

北大登山队员在希夏邦马峰遇难的消息8月13日得到确认:8月7日,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5名队员在攀登希夏邦马西峰顶峰的过程中,遭遇雪崩,两人遇难,3人失踪。

这5名队员是林礼清、杨磊、卢臻、雷宇、张兴柏。

林礼清,攀登队长,98级数学系学生,国家二级登山运动员。2000年8月攀登桑丹康桑(6590M),2001年5月攀登雀儿山(6168M),2001年8月登顶穷母岗日(7048M),2002年10月攀登玉珠峰(6178M)。

杨磊,职务:摄影/前站,99级数学系学生,2001年攀登穷母岗日(7048M)。

卢臻,职务:装备,2000级力学系学生,2001年8月登顶穷母岗日(7048M),国家二级登山运动员。

雷宇,职务:技术指导/摄像,98级电子系学生,2000年8月登顶桑丹康桑(6590M),2001年8月登顶穷母岗日(7048M),国家二级登山运动员。

张兴柏,职务:后勤,2000级政管系学生。

八月七日那一天

北大登山队共有15名队员参加这次攀登希夏邦马峰的活动,12名男队员3名女队员,其中拥有攀登3座山峰以上经验的队员4名,攀登2座山峰经验的队员1名,攀登1座山峰经验的队员3名,无攀登经验的队员7名。

7月24日,登山队建立了大本营。此后按照攀登计划展开活动,预计8月20日结束攀登,21日撤至大本营。一直到8月2日,天气状况良好,登山队将登山路线修到了海拔6600米,建立了一号营地和二号营地,并且将物资运送完毕。

从8月3日起,天气状况一直不稳定,降水开始增多,全体队员下撤到大本营休整,队员分成ABC三组,A组负责修路和突击顶峰的任务。

8月5日,A组建立三号营地(6600米),B组上二号营地。

8月6日,A组往上修路到达6700米,B组早起运输物资至三号营地,他们遇上了因雾推迟出发的A组,B组撤回二号营地,当晚,两个组之间一直保持联系。

8月7日,上午11点,B组通过步话机与A组联系,得知A组正在6700米以上修路,到达两块大石头的位置。此后联络中断,到傍晚仍未联系上。

8月8日,B组4人前往三号营地,到达时能见度不好,于是在三号营地等候。到晚上8点仍未见A组队员返回,于是上山寻找,一个半小时后,搜索未果返回。这天夜里,B组在三号营地轮值等待,他们彻夜没有关闭头灯,期望着能给A组的队员引路,但A组一夜没有消息。

8月9日,由于与下面营地联络不畅,B组派两个人下山报信,另外两个人上山搜寻。在通往顶峰的路上,大约海拔6700米以上的位置,发现两名队员的遗体,在两块巨石下面,发现有大规模雪崩的痕迹。他们没有发现其他的生还者。

由于北大登山队进山时没有带海事卫星电话,直到8月12日下午,返回拉萨报信的两名队员向西藏登山协会通报了消息,有关方面才了解这次山难。

北大的登山队员们

北京大学山鹰社成立于1989年4月1日,是全国首家以登山、攀岩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社团。社团精神是“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

目前,山鹰社已成为北京大学第一大社,并被评为北大十佳社团之首,也是中国民间登山运动最有实力的登山团体,领导着中国民间登山运动新潮流。

作为山鹰社的核心组织,北京大学登山队由积极上进、身体素质良好的会员组成,其中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青年教师。1990年8月23日,北大登山队攀登东昆仑玉珠峰(6178米)成功,“开辟了中国群众性登山运动的新纪元”,之后他们先后登上了念青唐古拉、各拉丹东、玛卿岗日、卓奥友等十几座山峰,其中6座是6000米以上的雪峰。

北大登山队是一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队伍。目前拥有11名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统计资料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大登山队共有70余人攀登过雪山,30人有过两次以上高山经验,21人曾达到过7000米以上的高度。

严酷的希夏邦马

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米,坐落在喜玛拉雅山脉中段,是世界上14座8000米级高峰中的最后一座。

“希夏邦马”藏语意为“气候严酷”。然而,虔诚的藏族人民也有许多神话和歌谣称颂它为吉祥的神山。希夏邦马峰由三座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组成,在主峰西北200米和400米处,分别有8008米、7966米的两个峰尖。

希夏邦马峰的气候特征大体上与珠穆朗玛峰相似。珠峰地区气候大体上来说是,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C,平均气温在-40°C至-50°C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每年3月初至5月末,是风季过度到雨季的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度到风季的秋季。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希夏邦马峰最好的季节是每年4月、5月,和10月、11月,在此期间内的一个月中,连续2天以上的好天气一般可能出现2—3次,3天以上的好天气一般可能出现1—2次,相隔时间大约5—19天,是登山活动的好时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