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队队员失意的外表之下,是否真有一颗失意的心?
10月17日2:4败给叙利亚队,10月21日2:2踢平越南队,10月23日2:0胜阿联酋队,10月26日1:4负于沙特队——就这样,中国青年足球队结束了他们在多哈的亚青赛之旅。
说来,中国足球的命运真是多舛:成功总是那么不易,而失败却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来临。这次中青队的多哈之行,又是一次失败之旅。不过,与以往中国足球经历的失败不同的是,中青队回国后除了面对人们对其技战术风格的质疑外,一些球员还有可能面临来自中国足协的处罚。一支国家队的球员在国际比赛上输球后要受到官方组织的处罚,这还真算是中国足坛少见的“怪现象”。而这个“怪现象”之所以发生,导火索并不是输了球,而是输了人。
所谓“国青四少”,指的是中青队的4名主力队员:王云、华尔康、郭亮、汪嵩。不过,多哈之战前,他们并不是这个称谓,当时他们被称为中青队的“绝对主力”。
“绝对主力”何以沦为具有贬义的“国青四少”?这还得从败给实力并不比中青队强多少的叙利亚队,平了各方面都不如中青队的越南队,使中青队在亚青赛上面临小组有可能出不了线说起。在事关生死的对阿联酋队一役中,人们发现被称为“绝对主力”的王云、华尔康、郭亮、汪嵩不仅没有上场,甚至在替补席上也没有他们的席位。他们被安排坐在了看台上——4名“绝对主力”被封杀了。
临阵斩将,以壮军威。可4名主将都被“斩”,的确有让人难以理解之处,也让人们意识到了主教练王宝山与他们之间激化的矛盾。当然,在缺少4名主力的情况下中青队以2:0拿下阿联酋队并得以小组出线后,封杀4名“绝对主力”的原因也就浮出了水面。原来,在中阿之战赛前,中青队教练组在研究了前两场比赛后确认,王云、华尔康、郭亮、汪嵩这4名“绝对主力”是导致队伍失利的主要原因。他们在场上不按照教练组赛前布置的战术意图去做,在场上出工不出力的行为,让整支队伍在场上变成了一盘散沙。
在如此重大的比赛中,队员不听教练的,也算是奇闻了。究其原因来,用主教练王宝山的话说“真是感到心寒”——场上队员消极怠工,原来是怕受伤影响自己回国打甲A联赛,因为打甲A显然要比代表国家队打比赛挣钱多;前面两场球输了之后,4主力中竟有人说这回可以快点回国打甲A了;在教练组将足协的“如果继续消极怠工,将会考虑停止队员参加联赛”的态度转达后,队员在比赛中明显卖力了许多。
仅此3点,就足够我们为中国国家青年足球队的几位球员而寒心和汗颜了。加之事后透露出他们因出国比赛影响了在甲A当中赚钱而向助理教练麦超索要“零用金”,在得知参加亚青赛没有奖金后联手找教练谈奖金问题,以及竟以教练要求太严格为由而产生抵触情绪的事情,中青队的几个“绝对主力”还真是成了“少爷”了。
然而,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场中青队教练组有着针对性的管理队伍之举,竟在国内足坛掀起了一个说情浪潮。
王云和华尔康所在的上海中远俱乐部、郭亮所在的大连实德俱乐部和汪嵩所在的四川大河俱乐部的老总、教练和老队员都站出来为4人说话。在他们的言辞中,王云等4人在队中基本上都是那种在球德上口碑极好,不论在训练中还是比赛中,从来都是不惜体力、勇往直前的人,他们都是特别勤奋,性情老实的好孩子。更有俱乐部向足协打去报告,为自己的队员申诉和求情。
4名队员所在俱乐部如此激动是有原因的,因为有消息说中国足协要对这4人施以停赛(包括甲A联赛)、停训的处罚。不过,如此多的人出来说情,也不排除4少年在各队中真是好孩子的可能性。但是,以王宝山为主的中青队教练组一方深受几位“好孩子”消极作战之累,却是有比赛录像为证的不争事实。俱乐部方面不像在说谎,王宝山这方也有事实为证,加之4少年回国后大呼冤枉,事情似乎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于是,关于中青队问题的讨论焦点就落在了——是什么导致了4名“绝对主力”在赛场上消极怠战?
请注意这个问题——是什么导致了4名“绝对主力”在赛场上消极怠战——其前提是他们确实“消极怠战”了。由此我们也注意到在有些人的眼中,“消极怠战”不是错误,“消极怠战”的原因才是错误。这样的逻辑看上去真的有些可笑,但是在混乱的中国足坛,还有什么可笑可谬的逻辑不能存在呢?这就如我家有个好孩子,有一天他打了人甚至杀了人,但他打和杀的行为不是犯错和犯罪,而是那个促成他打和杀的原因才是错和罪。
于是乎,在这种可笑又可悲的逻辑下,关于王宝山的执教能力和管理方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人说是王宝山为了推脱战绩不理想的责任,强将责任加在一群孩子们的头上;有人说是王宝山不太高明的技战术思想让在甲A中经过先进思想洗礼的主力们心存反感继而引发在场上不服从主教练安排;还有说王宝山松散的管理让队伍当中派别丛生,使4主力在队中受累;甚至有人开始质问足协为何安排王宝山出任中青队主教练……话题扯得真是越来越远。
虽然问罪者所凭的逻辑有些可笑,但反映出的问题却让我们深思:一个国家级的主教练为何如此地没有权威?
从个人的经历来说,王宝山出任国青队主教练从一开始就是遭到质疑的。因为之前的3年,他一直担任红塔俱乐部副总经理,离开一线队的时间算是很长了。另外,他原来在甲B带队的成绩很一般,现在却出任国字号主教练当然让人不服气。
另一方面,王宝山出任国青队主教练的过程也让人难以折服。王宝山的前任是陈金刚,陈金刚调入女足后,足协并没有马上安排人选,因而中青队帅位一直空缺。但是今年2月亚青赛小组抽签后,中国队所在小组的比赛从原定的5月提前到3月中旬举行,于是中国足协2月下旬紧急调王宝山入队,并将队伍拉到广东清远基地进行备战,此时,离小组赛开始的时间只剩下20天了。
虽然有比赛时间提前这个客观因素,但中国足协临时抱佛脚,在缺少一个严格且严肃的程序下确定主教练人选,无论这名主教练有无执教能力,都会在客观上折损了这名主教练应有的权威。据说,在韩国和日本,一个主教练人选的产生有着严格的选拔体系,比如韩国在世界杯后选拔新的国家队主教练,先是通过选拔确定“技术委员会”的负责人,然后再由这名负责人组织成立13人技术委员会,再由技术委员会进行多方论证最终确定国家队主教练人选。这样选出的教练,无论执教业绩如何,其出台的过程是过硬的,他在执教席上才会有应有的权威。
反观我国,虽然一度有中国足协的官员提出要建立有序的国字号教头选拔程序和方法,但最终随着人员的调动而不了了之。王宝山和“国青四少”的悲剧,其实也是中国足协的悲剧。
据说在中青队对越南队一役中,看台上的华侨按捺不住愤怒,喊出了“你们要不要脸,你们心中还有没有国家荣誉”的激愤之词。看到这条消息真的很难过。关于精神力量,关于国家意识,之前的中国队和国奥队已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批评,但是,为何同在足球圈里的小字辈球员——中青队还要再遭受这样的批评呢?这样一个事关最基本的问题,究竟有没有在中国足坛引起足够的重视呢?
起码从中青队如此精神涣散的几场球可以判断,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还没有得到重视,尤其在这帮正在树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青年身上没有得到重视。否则,一个重视国家荣誉的人,不会在事关国家的事情上,舍大义而为小节,为区区的个人原因和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惜以牺牲国家荣誉为代价。
某些俱乐部在此事上的表态,也让我们判断出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在俱乐部这一层上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俱乐部说不能想象“国青四少”会有违职业道德,看看,俱乐部的成人们在看待这个问题上也只是意识到了“职业道德”,那么十七八岁的孩子们又能在思想意识上达到多高的高度呢?
代表国家队踢球不是职业,而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当一个人在事关国家荣誉时还要讨价还价,他得到的只能是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