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愚溪探古

2002-11-08 来源:生活时报 洋中鱼 我有话说

在湘南古城永州的潇水西岸,有一座著名的庙,名叫柳子庙。庙前有一条蜿蜒的小溪,就是愚溪。

我读初中时,学校就设在柳子庙。那时候,我每天在横跨愚溪的桥上往返数次,却不知道桥下这条小溪的悠久历史。直到语文老师教《小石潭记》那篇课文给我们讲起愚溪时,我才对她肃然起敬。今年陪一位朋友访问愚溪。他说访问之后我们各自写篇文章吧。写愚溪?当时我十分惊讶。自唐柳宗元以后,历代文人骚客对愚溪的颂咏实在太多了,我们两个后辈小子又能写出什么新韵来?那天回来我并未动笔。两个月后的一天黄昏,我偶尔经过愚溪桥,想起那天与朋友之约,遂溯流而上,重读愚溪,却似嗅到了些许唐柳气息。

在愚溪注入潇水的溪口,有一座两拱石桥,名曰愚溪桥。桥头怪石嶙峋,相传明代地貌学家徐霞客曾在此留下游踪。“愚溪眺雪”乃“永州八景”之一,20世纪80年代,因城市建设的需要,在拓建萍阳南路时,一座紧邻愚溪桥且比愚溪桥更宽更大的单拱石桥横卧愚溪,给“愚溪眺雪”赋予了新的涵义。

站在愚溪桥上,我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了柳宗元被贬谪的当年。10年,整整10年啊!每天下班之后,先生都要雇船从对面的城门摇进愚溪,回到定居的愚溪山庄。

愚溪山庄是大庄还是小庄?是豪华还是俭朴?无人知道。但从先生当年的官运来看,应该是后者了。愚溪山庄究竟在何处?今柳子庙附近?或者钴母潭一带?也无人知晓。相传晚唐诗人李商隐两次寻妻至该山庄,但他并未以诗文记之。

从愚溪桥溯流而上三四百步,便到了柳子庙。柳子庙坐落在永州市惟一的仿古街——柳子街中段,它倚山傍水,气势恢宏,且幽静古雅。庙前有一座后来改造的石拱桥。站在桥上眺望,但见愚溪靠柳子街这边,有不少古色古香的吊脚楼。木楼青瓦,沿溪含黛。有的已经斑迹剥落,仿佛见证着历史的风雨。溪的另一边,树绿竹翠,景色怡人。

从柳子庙沿麻石铺成的柳子街上行百余步,有一狭窄小巷,穿过小巷即抵达一小型水电站的坝埂上。于坝上俯瞰,落差虽然只有几米,但激流轰鸣,水珠飞溅,颇有瀑布之韵。水库下面一带,皆为树木掩石,其石尤奇,“其岸势犬牙差互”,“斗折蛇形明灭可见”。我在柳子庙读书时,曾于涸水季节来此玩耍,但见这段河床都是天然的石板结构,那时,尚可见游鱼。此处,便是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

站在水电站的坝上往上远眺,依稀可见几百步以外的钴母潭和钴母潭西小丘,还有长亘数里蜿蜒起伏的西山。因时间关系,我只走到小丘便折返。

相传愚溪原名冉溪,因许多冉姓人家住在这里而得名。柳宗元也作有《冉溪》诗;又说,从前溪水浑浊如黑色染料,不能饮用,因而又名染溪。柳宗元定居染溪后,主动与当地人民一道筑堤治水,从愚溪的三处发源地——戴花山、太石源、小桃源起,在几十里的水路上,筑成了72座水堤。这一行动感动了苍天,从此,两岸柳绿竹翠,溪水澄清,游鱼可数,溪底及两岸的石头都变成了白色,群众高兴地叫染溪为“玉石港”,柳宗元也随之将它改名为愚溪。

柳宗元当年改冉溪为愚溪,托溪明志,真可谓心苦意深。他认为自己被贬来永州,是由于自己太“愚”,所以把冉溪和附近的丘、泉、沟、池、岛和一亭一堂,都一一冠上“愚”字,合称“八愚”,并写了《八愚诗》和《八愚诗序》,刻于溪石上。如今,“八愚”遗址和诗早已失传,保存下来只有一条清澈的愚溪,供人凭吊,供人游赏。

很多古文学研究家认为,柳宗元被贬永州的10年,是他文学创作登峰造极的岁月。在这10年中,他不仅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而且,还留下了《江雪》、《捕蛇者说》等脍炙人口的佳作。他的创作,大多源自他的“愚”人心境。而愚溪,一直贯穿着他的人生和作品。

如今,沿溪探古,“八愚”遗址和“永州八记”中的大多数遗址已不复存,但是,“八愚”精神却一直在影响着后人。

返回之时,我若有所悟:探访愚溪,不仅要用眼睛,更要用心。因为用眼睛看到的,只是愚溪的表面风景,而用心领略的,才是真正的“八愚”精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