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场上形形色色的牛奶饮品可不少,纯牛奶、鲜牛奶、果味奶、酸奶、钙奶、乳饮料……仅从名称上就令消费者眼花缭乱,但这些产品并非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牛奶,其中一些产品属于乳饮料或乳酸饮料。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却借着牛奶的名义卖饮料,误导消费者。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负责人在此披露了一些企业惯用的伎俩:
偷换概念最近中消协对北京市场上销售的54种含乳饮料的标签内容进行了调查,发现有近1/3的含乳饮料在标注上打“擦边球”,采用种种方法回避其“饮料”的真实属性,如将“饮料”直接标注成“酸奶”;把“××奶”标注得大而清楚,“饮料”两字小且难找;直接违反须采用“对比色”的规定,将“饮料”两字与产品包装设为同一颜色等。这些产品包装上玩的文字游戏使消费者难以辨别它们到底是牛奶还是饮料。
鱼目混珠一些超市的乳产品货架上,没有将纯牛乳和乳饮料这两种不同类别的产品分开摆放,并以醒目标识加以区分,而是将包装相同、标注类似的产品混放在一起,很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若不仔细查看标签和配料表,根本无法区分这两类产品。
广告误导对于含乳饮料的广告宣传,一些商家是颇费苦心。“身份”明明是饮料,广告宣传中却摇身一变成了“×奶”,各种果奶、钙奶多有营养、对孩子多有好处的广告词一时间充人耳目。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下,消费者也逐渐淡漠了这些产品与牛乳或酸牛乳的区别。
针对牛奶饮品存在的突出问题,近日中消协向社会发布了今年第1号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
1、牛乳和含乳饮料是不同类型的饮品,营养成分相差悬殊,千万不可混为一谈。含乳饮料作为消暑、解渴的饮品,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不能完全替代牛乳,不要长期饮用,尤其是那些特殊消费群体,如母婴群体等,选择时更应谨慎。
2、选购时要仔细查看产品包装。一看包装上是否标有“饮料”、“饮品”、“含乳饮料”等字样。二看产品的配料表,含乳饮料的配料除了牛乳外,一般还含有水(含量最高,往往排在配料表的第一位)、甜味剂、酸味剂、果味剂、防腐剂等,而牛乳或纯酸牛乳则是将牛乳放在第一位。
3、从价格上讲,含乳饮料的价格明显低于牛乳和酸牛乳。含活性乳酸菌的牛乳价格很高,纯牛乳次之,不含活性乳酸菌的饮料较便宜,消费者购买时不要因为贪图便宜而误买了含乳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