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关部门曾联合发布柴油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提出到2008年力争使柴油车微粒排放达到欧洲3号标准。日前,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内燃机研究所高希彦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终于解决了国外催化再生微粒捕集系统不适应我国高含硫燃油的难题,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再生柴油机微粒捕集系统。该系统使柴油车微粒排放达到并超过欧洲3号标准,属国内首创。它的成功研制,将极大改善中国城市环境颗粒污染状况,同时对我国柴油车环保技术产生重要影响。
[值班总编推荐] “心机商标”泛滥,倒逼治理升级
[值班总编推荐] 习近平同肯尼亚总统鲁托会谈
[值班总编推荐]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增 ...
启蒙和审美的双重交响
【详细】
秦嗣德: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人文语境
迈向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
新时代职业道德规范的精神注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