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古板甚至有点迂腐的人,一个30岁的当过农民的男人,一个从来不会追星而且厌恶追星的人,按理说,一个电影明星的死不应该对我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张国荣却是个例外。
得益于信息时代的技术,张氏自尽的消息在两个小时后就传遍了全球,同屋的惊叫激醒了正沉浸在书本中的我。
实际上,明星去世后轰轰烈烈的场面我并非没有见识过,但是,我极少凑热闹,而以这种动情的真诚态度对待明星,我还是第一次。我以为,即使在娱乐圈里,以这种规格礼别一个电影明星的场面,大概在过去也很少见。
如果张氏仅仅扭捏地唱歌,如果他仅仅演一些搞笑片,如果他能很好地分清演戏与现实并且做作地演戏,如果他能以达观的心态看待这个大千世界,那么,2003年4月1日这一天就很可能只是一个愚人节。但可惜的是这些假设都是错的。
这是个演过《风月》的人,演过《胭脂扣》的人,演过《春光乍泄》的人,而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演过《霸王别姬》的人。多少年以后的中国电影史中,有两个不可分离的词是:张国荣和《霸王别姬》。
我知道张国荣最早就是在《霸王别姬》中。虽然在此之前他已经很出名,但我不认为认识他太晚。多年过去,电影当时给我的激荡并未黯淡下去,而此时它又给了我全新的刺激。故事本身的魅力是无穷的,而张氏的高超演技将其震撼力推到极致。悲剧当然是时代的,但也是个人的,凄风冷雨、大喜大悲、爱恨情愁、真假是非谁没有经历过,大家最后还不是相安无事,一笔勾销?但程蝶衣不能做到,他在饱尝一切之后选择了香消玉殒,给电影盖上浓重的悲凉之雾——寒光一闪,余音绕梁。
也许张国荣在演绎故事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这是电影,但另一方面也很显然,一个善于老练圆滑地摆弄人生的人不可能把电影演到让人骨子里悲凉的程度。张国荣是一个好演员,但并非只有演技。就像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电影也如其人,我想,张氏电影的逼真源于他对生命的认真,一种现在已经很难看到的心态。而经典藉此而生。
明星有一万种,悼念张国荣的人的心态也有一万种。在古代,诗人往往会和艺人同命相怜,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生命体悟。68年前的妇女节,一代影星阮玲玉因为恐怖和感情自尽于上海滩,20多万人自发送行,而鲁迅也于沉疴中发表《论“人言可畏”》,痛斥“驱人于自杀之途的环境”。可能与此相似吧。就像不能批评歌迷、影迷浅薄一样,谁都不能批评这种感叹是无病呻吟。
网上一篇文章讽刺说,张国荣死了,我们还要活着。他说得对,我们当然没有必要去死;但是,对他的死我们不应该无动于衷。即便不惺惺相惜,最起码自己的块垒可以借此酒一浇。不错,张是个阴柔的男人,放纵的男人,但在他身上我们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吗?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庆幸这个时代,在这个个性张扬和宽容的时代,我们有张国荣,也给了他恰当的礼遇。如果在多年以前,这是不可思议的。
很显然,张国荣因为夭逝而更加完美。但这世界变化得很快,才不过清明,消息已经从头条上撤了下来。再过若干天,张国荣三个字就只有在“历史网页”里才能查到,繁花似锦也罢,涕泗滂沱也罢,烈火烹油也罢,情天恨海也罢,一切都会化为尘土,归于寂灭。那时,也许只有那时,张氏就会安息了吧。
结局发生在愚人节,一个西方的节日,但是,没有人能说清楚这是张国荣故意的导演还是一时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