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到张立旺,他眼睛里布满血丝,衣服稍微有点零乱,脸上渗着汗水,声音略带沙哑,很难把他和院长助理联系起来。虽然他只是院长助理,但医院的同事却都亲切地称他为“张院长”。
面对传染性很强的疫情,有些人做了逃兵,但更多的人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老百姓的眼中,只要是医院就是“非典”一线,而张立旺所在的总务处是医院的后勤,完全可以远离一线。可当疫情突然袭来时,他虽然没有在病房直接治疗病人,却一直战斗在“非典”最“后方”——搬“非典”病人的尸体、处理“非典”垃圾。
提起他上次抬“非典”病人尸体的事儿,他有些腼腆地笑了。“没什么,我是院长助理,这是应该做的。”和平里医院从4月11日开始接收“非典”病人。
4月26日下午1点多,出现第一位“非典”患者死亡,死者是内蒙古人,从协和医院转过来的女患者。医院想快速联系到她的家属,但她家里人也相继因感染“非典”而住院,没有家属认领和签字尸体是不能随意处理的。张院长听说此事后,与医务科、派出所、卫生局等部门联系,总算为尸体的处理找到了解决方案,再一看表,都已经11点多了。难题又来了,尸体谁来搬运呢?在张院长的指挥下,最终决定张院长、谢卫军、赵春生、李明四个人抬尸体。尸体要经过严格的医用消毒,然后再用质地较厚的白布渗泡消毒液后严密地裹两层,尸体袋也要套两层,这样的复杂操作,使本来就密不透风的隔离服里积满了汗水,一举一动都很艰难。张院长说:“这个病人本来就很胖,人一死再去搬他,那叫一个沉,我们四个人抬得太费劲了,真是举步维艰。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尸体的重量。”四个人都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着防护镜,更加大了难度。抬着尸体从医院东边的病房走到医院西边的太平间,辛苦度可想而知。
最让我们“痛苦”的是脱隔离服的过程,眼罩和隔离衣按规定是不能从面部和身体前部脱掉的,可是,这身“武装”被长时间的汗水浸泡着,粘在身上不好脱,我们相互帮忙解扣子,摘掉防护镜,四个人已经是气喘吁吁了。
张院长一家三口,因为“非典”而兵分三路,各忙各的。三口人谁也见不到谁,只能靠一根电话线来传递彼此的想念。
张院长说:“那段时间里,最大的享受就是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