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姐媒体记者
上个月,“非典”流行正盛时,我男朋友因为伤风感冒发烧了。到医院看病必须到发热门诊,到了发热门诊就必须做血检、拍胸片等一系列检查。一圈下来,连检查带拿药花了1000多元,而且在医院呆了好几个小时。
看一次小小的感冒花费1000多元,外加几个小时,对于没有公费医疗的人来说,实在很不划算。我想如果我们有私人医生,他会对我们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并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至少不会因一次小感冒在大医院里既费时间又费金钱。当然,如果用于私人医生的费用太高,我们也会承受不起。
殷先生IT经理
我会请私人医生。干我们这一行的人,成天坐在电脑前,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工作很忙,往往没有时间去检查,除非病得较重才会到医院。
“非典”以前,我曾到协和医院去看过一次病,那儿人真叫多,挂号、交费、拿药全得排队。我弄不明白,怎么看病那么麻烦啊。如果大家都有自己的私人医生,这种看病难、看病烦的现象应该会有所改观。
还有,我们IT行业的人压力都很大,如果有个私人医生,既可负责身体健康,又能通过聊天减轻心理的压力,那就最好不过了。
张先生公司职员
私人医生?如果经济允许的话,我肯定会请,我觉得私人医生可以在健康保健方面给自己提出一些很好的意见或建议。
尤其是“非典”时期,有了私人医生,就可避免到医院,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没有了好的身体,什么事也干不成。问题是,我们现在工资不高,我们请不起私人医生。
李小姐公司职员
我不会请私人医生。我觉得有些健康问题是个人隐私,私人医生知道太多,在以后的接触中我会很别扭的,我宁愿由一名不认识的医生给我看病,看完病后,互不联系互不见面,一身轻松。
不久前,一项有关医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15.7%的中国城市居民有对私人医生或家庭医生的需求;而需求者每人每年所能承受的最大费用平均为933元人民币。
北京铁路总医院徐建立副院长:
私人医生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发展的一个总趋势。随着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我相信很多有名的医生都能成为私人医生。私人医生应具备很高的素质,要由有关部门认证其资格,要有能力,有提供服务的意识。所以并不是人人都成为私人医生的。据我所知,目前,我国还没有正规的私人医生,一些高收入人群如私企老总等,配备的私人医生,很多一开始只是出于朋友之间的关心,前往家庭出诊,后来慢慢地发展为私人保健医生的。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张声生主任: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先后到过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这些国家医疗体制和国内有很大差别,很多知名医生都开着私人诊所,经常工作于几家大医院,而不像国内医生只就职某个医疗机构。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从市场的角度看,私人医生是被需要的,发展前景也应该很好。就我个人来说,我当然希望能做私人医生,但我们所在的医院肯定不允许,况且平时我们工作特别忙,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给别人当私人医生。
通过对市民和医生的随机采访,不难发现,大家对私人医生的前景很看好,那么,有关卫生部门如何看待这一新兴职业呢?记者把电话打到北京市卫生局,经过一番周折,医政处一位工作人员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他说,目前,国家是不允许大医院的医生给病人当私人医生、私下给病人就诊并收费的,况且现在是非常时期,绝大多数医护人员都忙于抗“非典”,即使有,也是一些隐性的私人医生。当记者问及卫生行政部门以后会不会出台有关扶持私人医生的文件时,该工作人员回答说,私人医生的发展趋势应该是有的,至于什么时候出台相关文件他就不知道了。
北大社会学系夏学栾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有些城市的一些医生为少数高收入人士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医疗保健或给病人以必要的指导,并按年或按月从病人那里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趋势,但这不能称作真正的私人医生。
他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私人医生是和完善的医疗保险体制联系在一起的。私人医生不仅有行医权、处方权,而且还掌握着病人医疗费用报销权。
夏教授说,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几乎每个公民都享有公费医疗,每个人也都有私人医生。无论在私人医生那里看病还是通过私人医生转到大医院就诊,所需费用都必须由私人医生签字后再由保险公司报销。由于私人医生权利较大,所以对其行医资格认证要求特别高。
目前,中国医疗保健体系既包括大病统筹、医保、社保又包括公费医疗等,另外,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医疗保险。由于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医疗保健体系,没有做到全民保健,因此中国要想普及私人医生,至少还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如果有些医生不通过有关部门的同意和批准,私自担任私人医生,是不允许的。因为很多医生的医疗水平、职业道德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证。尤其对于一些非法行医机构及一些不具备行医资格的游医,巧嘴滑舌、医术拙劣,广大民众更要提高警惕。
美国:私人医生并不是随叫随到
曾在美国生活过多年,现任美宝国际集团总裁助理的孙霞女士告诉记者,在美国,居民一般是通过保险公司来选择自己的私人医生的。
她说,当她与保险公司签订医疗保险合同时,保险公司给她提供了一份有6000名医生情况的介绍说明书,供她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医院和私人医生。另外,她还可到医院档案室调阅该医生的所有信息,如个人档案、从医经历乃至违反行业规范、责任过失等行为,这些都在其个人记录上有所体现。
孙霞说,美国的私人医生并不是随叫随到,而是你生病时先和他预约,如果他觉得你的病较严重,他解决不了,他会很快给你推荐一家能有效治疗你疾病的医院或医生。
如果医生贪图一时短利(如索要“红包”)而损害患者的利益,一经查实,其终生营业资格就会被吊销。
加拿大:到诊所去找私人医生
多年前移民到加拿大,现居住在多伦多的张女士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加拿大的私人医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随时到家看病,只是一个小的clinic,相当于国内的小诊所,一般只有一个全科医生和一个接待员(receptionist)。如果你身体不适,往往先找一个clinic看病,感觉某个医生水平高、服务很好,就认做私人医生,有病常去。因为他了解你,有你的档案(加拿大的病人都没有病历),放心些。直到你认可他并有一定的感情后,他或你可提出签家庭医生的条约,有了这个条约,政府会每年补贴一些钱给他。
据张女士介绍,定居加拿大后,她和爱人孩子每次看病都去一家clinic找他们的私人医生。如果需要医生到家里看病也行,需额外收费。倘若医生认为你的健康有问题,他会给你开单子去大医院检查,但需要预约,有时要等一两个月以上,除非他认为你的病很严重,他会出面联系大医院,这样很快能就诊。由于加拿大有健全的医保系统,看病不花一分钱,所以人们身体稍有不适就会去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