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让我们有机会重新阅读北京。最初有关非典的民谣,就以民众对非典多少显得有些非理性的恐慌为材料,如“与SARS有关的十种死法”:
1、戴口罩预防时间过长闷死
2、在家里熏醋引起火灾烧死
3、喝大量预防中药毒死
4、听到同事中有人染病吓死
5、因出差疫区返回后被朋友家人躲避郁闷而死
6、被误诊为SARS瞎治而死
7、在网上散布流言被骂死
8、在公共场合打喷嚏被扁死
9、不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每天步行上下班累死
10、当然是得了SARS不治身亡
最后是因为总是怀疑自己得了SARS被送入精神病院。
自从非典疫情爆发以来,对非典的恐惧,一直是民间幽默笑话的好题材。因为非典型肺炎的影响而不得不过着非典型生活的北京人,因此如此描述自己的日子:
北京“四多”
喝中药的比喝茶的多;
发热隔离的比发牢骚的多;
听见咳嗽喷嚏出冷汗的比碰到拦路打劫打哆嗦的多;
带口罩的比带胸罩的多。
如果说这“四多”还只是对非典时期北京人生活的轻松调侃,那么随着疫情的发展,人们就已经不再满足于这种还算平实的叙述手法,更夸张的语言大量出现在民间流传的笑话中:
北京市目前非典恐惧症患者已达250万例,具体症状为:
乱吃药,戴口罩,皱着眉头不会笑。抢油抢粮抢中药,昼夜消毒不睡觉。
未得非典人识别方法:
白白胖胖(在家待的),腰腹渐壮(营养补的),眼睛犯花(电视看的),双手粗糙(消毒洗的),精神恐慌(非典吓的),腋毛稀少(试表蹭的)。
有网站撷取了一批流行的手机短信:
最大众的短信:遭遇非典才知道自由呼吸的可贵,隔着口罩才知道面目真实的可贵,非常时期的思念显示出我们友谊的珍贵!
最严厉的短信:哥哥你上班,口罩要捂严。上楼爬楼梯,午饭速食面。两眼别乱看,眼神也传染。别拉小姐手,我知道了可没完!
最朴实的短信: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在北京挺好的,非典我早就预防过啦!
最口罗嗦的短信:最高指示:饭前便后要洗手;出外归来要洗手;乘车之后要洗手;摸东摸西要洗手。
最故事化的短信:一老太耳背,近日常听人说非典,老太嘟囔:怕费电,别开灯。
所有幽默都离不开与性有关的领域,甚至像生活在感染非典的可能之中这种与性毫无关联的状况,也被赋予了某些很容易引起与性相关联想的黑色意象: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非典戴口罩并不能完全防范,因为肺在胸部,所以戴胸罩才是必须的。希望无论是男是女,外出一定要戴十六层口罩和十六层胸罩。
有这样两首非典词形象地描写了此时的北京:
卜算子·咏典
风雨送春归,非典迎春到,已是市场低迷时,犹有口罩俏,俏也不争春,只把疫来报,待到五一长假时,唯有药店笑!
虞美人·非典
萨斯病毒何时了,患者知多少,小楼昨夜又被封,京城不堪回首月明中,粮油蛋菜应犹在,只是不好买,问君能有几多愁,最怕疑似非典被扣留。
它们的精彩之处固然在于对众所周知的诗词名篇的巧妙借用,但是在这种颇具后现代精神的戏仿和借用背后,更重要也更关键的,是面对灾难时的超然和达观的心态。如果说民间的流行永远代表了真实的民众心态,那么,在北京进入非典造成的非常状态以来,大面积流行、大批量产生的可以称之为非典民谣的幽默笑话,突出体现了这个城市与灾难共生抗击灾难的勇气。当然,非典文学的主体部分,是比这更平民化的顺口溜。比如:
病毒传得挺快,心情变得很怪,
担心你被染坏,劝你不要太帅,
说话三米以外,人多场合闪快,
出门口罩要戴,睡觉被子严盖,
心情保持愉快,少接吻多吃菜。
世事变幻太怪,萨斯传播真快,
出门口罩得戴,睡觉被子别踹,
多吃水果蔬菜,聚餐十分有害,
股票清仓全卖,债务能赖就赖,
减少出门在外,保持良好心态。
月色浓浓如酒,春色轻轻吹柳,
桃花开了许久,不知见到没有,
病毒世间少有,切忌四处乱走,
没事消毒洗手!
“北京抗非典,笑话当疫苗”,以擅侃大山闻名的北京人在“非典”瘟疫面前,把无数笑话、幽默通过手机短信、网站论坛、电子邮件甚至报刊媒体,撒遍全国甚至全球。在中国文化圈的不同区域,非典引起的反应截然不同。如果说短时间的抢购风是各地无法避免的恐慌的直接表现,那么,再进一步的反应,就有了耐人寻味的内涵。就在5月初,所谓婴儿初生就说话,放鞭炮驱非典或哑巴开口说话,泄漏绿豆汤是防非典药方的天机后迅速死去的流言在中国的14个省份迅速传播,南方诸多中小城市燃放爆竹的火爆景象甚至远远超过了春节,大喝绿豆汤的疯狂更是前所未有,说明在灾难面前人们是多么容易丧失起码的理性;而受非典感染人数最为集中,疫情最严重的北京,不仅没有出现类似的荒诞不经的谣言,反而以层出不穷的自我调侃身受非典之厄的笑话幽默见长,无论如何,这都算得上“有北京特色”的非典文化现象。
摘自《博览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