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是“粉领”速录员

细观新职业系列之七:
2003-07-25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刘映 我有话说

一台速记机、一台笔记本电脑,在速录人员手指并不算飞快的敲击之间,演讲人侃侃而谈的话语便一行行地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会议一结束,现成的发言稿就出来了。这就是当前被炒得火热、人才缺口很大,被称为“粉领”职业的速录员工作。

出镜人物:周怡筠,北京超越会议服务有限公司速录员,职业经验近4年。

初识速录

做速记快四年了,感觉时间过得真快,起初来北京就像是在昨天。接触速记这个行业是在来北京之后,以前只听说过手写速记或者是用一些代码速记,听老师讲了以后才知道原来是用一个“小黑匣子”速记的。当时觉得特别神奇,手指在“小黑匣子”上弹来弹去的,屏幕上的字就一行一行地出,太有意思了,自己就开始学了。可一到我的手里,手指就不听使唤了,感觉已经按上这个键了但屏幕上出来字的总是错的,这时就特别地气自己。有时倒是按准了,但因为开始学的有限,也经常会错得一塌糊涂,同学看了屏幕上的字以后都笑得喘不过气来了,后来加强练习键位就记得准了一些。

难在提速

等到所有的键位都记准了以后就要开始提速度了,这就到了老师常说的“坎儿”了。的确,字是都会打了,但是想要打快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坐在座位上练习,北京的气候(初来北京的人会有这种感觉)很干燥,这时就会产生浮躁的心理。加上同学之间也会有一些比赛,如果自己经常落在别人后面(主要是面子上很不好过)的话心里也会很着急。有一段时间我真想放弃了,虽然比别人多下了一些工夫,但是打的还是不如别人好。后来不断地说服自己,做事情总不能半途而废吧,别人能打好我一定也可以的。再说大家都是一起来学的,她们都能坚持下来,我怎么就做逃兵呢?学了这么长时间,前功尽弃,还真是有点儿舍不得,就这样坚持下来了,当然也有些同学就不练了。

速记员比打字员的打字的速度要快得多。记得第一次工作跟着一个老师出去给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栏目做场记(场记就是把记者出去采访的带子全部用文字记录下来),当时正好有两盘带子,一盘是一小时的,另一盘是半个小时的,结果我打半个小时的带子用的时间比人家打一个小时的时间还多了一倍,真是急得没法说,只能在心里下定决心加强练习。就这样出去工作完了回来就接着练,慢慢地速度也就提上来了。虽然我是一两句话就说完了,但是当时的痛苦也只有做过速记的人才会有这种体会。

与时俱进

每天只是对着电脑打打字,工作自然是枯燥的,但是速记又绝不仅仅是打字这么简单,不但要理解人家说的意思,把意思表达清楚,还要把它整理成一篇可以拿来当稿子看的文章。要让客户觉得即使没有参加这个会议也可以理解每一位发言人的观点。汉字中多音多义字也很多,有时稍微理解不好就把别人的意思给表达错了,这就需要平时多积累知识,还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兴趣,做不了行行都通,也要做到都懂一些。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包括到现在我觉得也有许多欠缺的地方。比如对于会议速记来说,最担心的就是有的发言人在说话的中间或后面冒出一两个英文单词,0K之类简单的还能听懂,专业术语或是复杂一些的就难办了。不记录下来又觉得是不负责任,听又不知是什么,真的很矛盾。所以有些速记员开始学习英语,我也准备学习英语了。

苦中有乐

工作中有苦也有乐,那时我们屋住了四个女生,大家一起学习。有时出去工作一天都没机会见面,等到晚上回来就热闹了,叽叽喳喳有说有笑的,就像小麻雀在开会一样。各自说自己一天出去工作碰到的人和事,不管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都会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做速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见到各种身份的人,有大学的著名教授、地产界、IT界的精英、著名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影视明星,涉及面挺广的。有时拿着自己和明星的合影给朋友看,看着她羡慕的眼光心里的感觉自然是很不错了。

出镜人物:徐林,北京晓军办公设备有限公司速录员,职业经验3年。

压力也很大

其实各方面的压力,包括社会上的压力给我们也挺大的,外面传说我们的工资有多高多高,并且说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学习,只要你会打字。其实即使搞一个速录会议服务公司,也是很难的,对速录员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我觉得这是一项综合素质的职业。但是由于可以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我在自身技能得到锻炼的同时,各种知识也在不断地积累。

作息不规律

由于客户举行会议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周末、晚上都有可能,但是不论这个会议是什么时候开始,它要开到什么时候,作为速录员自然是要随着会务组的时间将“速录进行到底”的。不过,公司在接会议记录前客户都会提前联系,这样公司进行人员分配,有可能今天晚上是我加班明天是别的人,大家轮流休息,规律肯定是谈不上的了。

尽管很多人还是喜欢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但是我已经习惯了。像我们去法院培训,因为法院很希望留这样的人帮他们做庭审记录,可我们还是喜欢现在这样。特别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挺锻炼人的。目前出差的时候不是很多,有需要自然是要出去的了。比如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电联在西安开一次,我们公司的两个速录员去西安做会议记录,他们那边的会议量也很大,飞机票以及食宿是由他们负责的。

不算青春饭

我觉得这个职业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就像上次我们公司组织看《珍珠港》那个电影,那个老太太挺大年纪,她还在那儿做记录。练习是一方面,经验的积累也是需要的,一方面是技能的培训,还有知识的积累,我们参加会议的越多,我接触的信息量就越多,这样自己的经验就积累多了。

速录员也分好多种,衡量一个高级速录员的标准还是多方面的,速度快是前提,但还需要各方面的综合知识。有的人速度很慢,如果总结能力很好,就总结出来发言人的讲话。速记员的理解能力要高,因为经常练,这也是职业要求,还要善于辨认口音。

考验心理素质

不容易的地方就是刚开始的时候,每分钟180字的速度,只算入门,离速录员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平时自己看打,听广播,听新闻。记得第一次上人大常委会去做会议记录,本来心里就比较紧张,而且他们有的说的带方言,级别又太高了,我的思想就不能集中,打的时候就不能打的很完整,可能出现语病之类的情况。从那回来之后,对我的打击是挺大。我们公司是九点上班,为了多练习一会儿,一早就起来练习。

我们是跟着声音来记录的,所以也可以只听声音。那次会议,我中间有两次没有参加,经过几个月的锻炼,然后又回去了,并且顺利地完成任务。很多速录员都有这种经历,刚开始跟着高手做会议记录,会有一个感觉,自己没有听懂可是人家已经打出来了,实际上不是绝对速度跟不上,是没有听懂意思,速录员要求要听的真、听的切。除了速度以外,还包括很多方面,心理素质、文化水平、知识面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