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拜访了环境文学研究会的奉春先生,聊到北京小吃。奉春先生说,北京小吃不少,但最具有特色的只有两样:豆汁儿和臭豆腐。尤其是豆汁儿,称得上京城独一份,别处绝对没有。除了“老北京”,一般人还享受不了这个口福。若是离了它,老北京人还真馋这口儿。有一年的春节晚会里,就介绍了一位从美国归来的老华侨,在北京四处寻找豆汁儿不得而引发的回忆,再现了他对北京小吃的怀念之情。
奉春先生说,豆汁儿起源于何时已无可考证,大概为唐宋时期。据《北平风俗类征》介绍:“豆汁是北平特有的一种食品,别处的人既没有机会喝它,也没有胃口喝它。它的样子有点像豆浆,但颜色较豆浆稍青,而且豆浆是豆腐的前身,豆汁却是做绿豆粉条或粉团时剩下的一种液体经过发酵而成的。”正因为豆汁儿经发酵而成,有股子特殊的酸味,初次食用的人往往接受不了,故民间有种说法,“不喝豆汁儿,算不上地道的北京人”。当年,张作霖的奉军进京后,几个军官想尝点北京特产,有人给他们推荐了豆汁儿。老板娘把豆汁儿端上来,几人刚喝就大骂起来:“妈拉个巴子,你拿馊泔水蒙老子!”要不是旁桌食客极力解释,他们非把老板娘毙了不可。这段有趣的往事老人差不多都知道。
对于喝不惯的人来说,豆汁儿的确难以下咽,可老北京人却大多喜欢喝豆汁儿。过去北京每年8月开始卖豆汁儿,分生熟两种。卖生豆汁儿的小贩常常兼卖麻豆腐、青豆、黄豆。人们把生豆汁儿买回家后煮熟,再就着咸菜丝吃。熟豆汁儿被老北京人称之为“豆汁儿粥”,喝时就辣咸菜丝,或春菜丝(把腌芥菜切成细丝,拌上炸过的花椒油、米醋),味道酸辣麻,别具一格。旧时卖豆汁儿的小贩多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吆喝着“甜酸嘞——豆汁儿喔”。担子一头是生着炭火、煨着豆汁儿的大锅;另一头是个四方形木案(饭台),码着一大盆辣咸菜及碗筷,下层的木盒里放着炸好的焦圈。生意开张后,喝豆汁儿的人围在饭台旁,坐在小贩带来的白茬儿(不上漆的)小凳上。咬一口酥脆的焦圈,就一口辣咸菜丝,品着味道浓郁的热豆汁儿,吃完浑身舒坦,真是要多美有多美。
奉春先生说,现在北京专卖豆汁儿的地方不多了,除了位于榄杆市的老字号“锦馨豆汁店”,虎坊桥、东直门等处还有两三家。值得称道的是,老字号的锦馨专营店,熬豆汁时水分掌握得当,汁稠味足,受到食客好评。
“你知道吗,关于豆汁儿还有一出戏呢!”奉春先生谈兴十足,又给我讲起京戏《豆汁记》的来源。原来,《豆汁记》是根据《三言》中的《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改编的。故事梗概是:有个姓金的,爹是乞丐头,女儿叫金玉奴。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金玉奴用豆汁儿救活了倒卧门前的穷书生莫稽。后二人成了亲,金氏父女靠乞讨所得供莫稽进京赶考。莫稽后来做了官,不料却忘恩负义,开始嫌弃金氏父女,在走马上任途中赶走了金老汉,又逼得金玉奴跳水自杀。金玉奴幸被一大官人所救,并被认作义女。莫稽上任后想攀附这个大官人,上门求亲,不想求得的夫人竟是金玉奴。结果就出现了在新房内“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的戏剧性结局。奉春先生说,这出戏反映出劳动人民对背信弃义之人的谴责;让人感慨的是,今天这样的人依然存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