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产笔记本迎接本土化时代的到来

2003-09-12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宋海成 我有话说

如同国产彩电的产业发展一样,国产笔记本电脑也正在重演这一进程:黑马杀入,众商跟进,价格雪崩,硝烟弥漫。可以说过去的一年真正成为了笔记本市场重新定位和洗牌的分水岭。权威机构数据表明,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市场变革:目前,在国内市场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国内厂商占据3席,联想、方正、TCL增势强劲,让一度供销两旺的台湾品牌风光不在。虽然在整体市场占有率上,国产笔记本与国际品牌仍然存在一些差距,但其迅猛的上升势头已经给东芝、IBM等传统厂商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厂商的全面崛起,预示着国产笔记本的本土化时代即将来临。

外观设计向何方

眼下,随着笔记本家用化概念的深入人心,用户关于时尚,个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以往千篇一律的“台湾外观”已经很难满足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口味和挑剔的眼光。以前,众厂商总是热衷于CPU、内存、硬盘、光驱这样一些硬性指标的炒作,外观设计似乎一直是一个无关痛痒的元素,而现如今,它却正在成为捕捉消费者注意力的最有效的法宝。时下卖得最火的几款国产笔记本,如联想的天逸Y160,方正的T5800系列,TCL的L7000系列,虽然在性能、配置上都各有所长,但在外观上却并无大的突破,均为清一色的塑料外壳,而国外厂商普遍采用的镁合金仍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三星、华硕等品牌大打超薄、超轻牌的背景之下,突破用料上的改变,对于国产笔记本来说已是迫在眉睫。而铝镁合金材料的应用无疑是绕不过去的弯。与传统外观材料相比,镁合金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市场正期待着有魄力的国内厂商能刮起一场笔记本外壳的“金属风暴”。

为什么笔记本翻来覆去就那么几种颜色呢?在电脑市场上,前来咨询的消费者总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随着技术的发展,各品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性能、功能差异变得越来越小,为了追求新的卖点,不少笔记本厂商开始关注使用者对色彩的追求,年初,清华紫光的一款“月光百合”笔记本在这方面可说是先行者,纯白色的外观色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色彩个性化正逐渐成为不少朋友特别是社会上最靓丽的另一个消费群体——女性群体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环顾五花八门的笔记本市场,无论是国际知名厂商,还是国内著名品牌的笔记本,目前的外观仍以银,灰,黑为主色调,给人沉闷单调的印象。有专家指,国产品牌如能在笔记本的外观色彩上有所作为,必将成为市场的一个崭新亮点。

应用、核心谁为先

多少年来,业界一直有一种震耳欲聋的声音,那就是“一定要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厂商在高端领域的技术垄断”,近两年,这种呼声不再强烈。国内几大IT厂商已经在用自己成功的经营理念证明,核心技术固然重要,但应用技术则更为关键。IBM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彰显尊贵”、“品质卓越”为特征的IBM在笔记本市场上一直稳坐头把交椅。以商务人士为主攻目标的IBM THINKPAD系列甚至一度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那个时候,所谓的“核心技术”真的是成了占领市场屡试不爽的利器。然而,如今IBM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跌至第五,虽然其名声犹存,但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原因很简单,随着笔记本平民化时代的到来,过分追求奢华与性能的产品很难再获市场的青睐,IBM死抱着高端商务用户群不放,其结果只能是将不断扩大的工薪阶层用户市场拱手让人。

由于应用成为了主导这次笔记本市场变革的源动力,从而给了国内厂商一次绝佳的全面赶超的良机。没有谁能够比国内厂商更加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更加了解市场的脉搏。眼光独到的几大国内厂商坚持以应用技术为先导的理念,充分发挥其本土化优势,针对国内多元的消费群体进行进一步的市场细化,推出了满足于不同消费群体的各系列机型,从而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经过了短期的“水土不服”后,几大国际知名厂商定会调整战略,卷土重来。当前,大规模定制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国内厂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加快自我核心技术研发的同时,如何继续贯彻以应用技术为主的运作模式,加大对市场需求的监测,推出更多适合国内用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笔记本,应该是国内厂商推进本土化战略过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产业链门槛有多高

今年,笔记本无疑是市场上炒得最火的主题。新厂商的不断涌现,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新价位的不断刷新,令今夏的笔记本市场分外惹眼。然而,有专家指出,在笔记本空前繁荣的背后,国产笔记本正面临着巨大的隐患与危机:一轮轮地疯狂杀价看似把最大的实惠都让给了消费者,同时各品牌也把销售量做了上去,但国内厂商心里都清楚,长期的OEM的运作模式,使得各家推出的产品的差异化越来越小,在失去了产品在性能上的有效竞争力后,剩下的也就只有价格战了。没有人想要全面抹煞国内厂商这几年在笔记本业务上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和骄人业绩,但一味得做品牌,却没有自己的产业链,无论是对一个品牌还是一个产业而言,最终都是十分危险的。我们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笔记本的完整产业链呢?

所谓完整的产业链,是指从调研需求信息,方案设计、到加工制造、品质管理、再到制造流程管理控制,最终投放市场的全过程。OEM模式使得国内厂商进入笔记本市场的门槛大大降低,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笔记本市场的发展,但同时也使得打造本土化国产笔记本产业链的道路更加艰难。权威机构的统计资料表明,要构建这样的一条产业链,大约需要10亿人民币,这对于长期依赖国外OEM供应商的众多国内厂家而言,显然是一个高不可及的门槛。令人可喜的是,一些有实力的IT厂商已经意识到构筑产业链的重要性,不少企业的整体实施方案正在积极酝酿之中。据悉,国内一些非IT业的大公司也看好这一市场。有消息说,全国著名的光机电大型制造企业华禹光谷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斥资近10亿元启动了其庞大的笔记本制造工程,成立了华禹邦甲发展有限公司。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该公司将推出多款色彩多样的镁合金外壳的时尚笔记本,看来这个秋天,笔记本市场又将是一番龙争虎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