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正确理解“现代化”的含义

2001-05-2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我是在国外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听到“现代化时间表”这项最新研究成果的,第一个感觉是非常吃惊:没想到在国家对科研和教育的投入依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的“科学家”们竟然用宝贵的经费做这种非科学的研究。

首先,现代化是一个“模糊”概念,它的计量单位是百年,比如究竟英国、美国是哪一年实现的现代化,我们只能说出一个大概时间,误差可以有几十年或十几年,而不会影响到结论的正确。但是,一旦科学家们把它当作了一个“精确”的概念,甚至把日期都精确到了“年”的时候,真理就变成了谬误。

其次,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我们在50年代曾认为现代化就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60年代曾以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就是一种实现现代化的手段,80年代以来改革和开放政策的实施为我们指出了现代化的新道路。坦率地说,直到现在,我们也只有一个大概的目标,而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而且,即便我们在某些方面达到了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也不可能停止下来,而只能继续前进。它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过程。这恰恰就是现代化的本质。

第三,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还包括社会、政治、文化、法律、观念、道德等方面。这些因素的变化和发展,都能用一张“时间表”来包括吗?

尽管科学研究有许多相通或相似的地方,但有时毕竟“隔行如隔山”。特别是许多擅长数学公式、精密计量、机器设备的自然科学和理工科的学者们进行经济和社会问题研究的时候,往往出现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低级”错误,因为他们缺乏经济理论和社会意识。“大跃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中国经济导报》2001.5.1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