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与气候中医学把外感病邪分为“风寒湿热燥火”,俗称“六淫”,大都与气象有关。南京中医学院80多岁的干祖望教授说:“欲知《素问》、《灵枢》(即《黄帝内经》)之精华,半在气象。”没有中国特殊气候,也就不会诞生中医学。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针灸,针灸的取穴和针刺深度也都和四季有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专门有一篇“四时用药例”,说明他用药讲究季节。《黄帝内经》中也指出在各季中要分别加温热甘酸和苦寒之药,以顺四时气象而养天和之气。
诗词文化与气候我国是世界上四季最鲜明的国家,鲜明的四季影响到诗人的日常生活、创作环境和灵感,咏春最多,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在四季中诗人们对气候体会最深的可能要数夏季的炎热,杜甫一遇酷热天气便会“束带发狂欲大叫”,恨不得“安得赤脚踏层冰”。王维在《苦热》中更是热得连命都不要,想到大气层外真空中去“凉快凉快”:“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
(《科技日报》2001.7.6林之光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