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的北京,大大小小的考研辅导班忙得热火朝天。其实,这些考研辅导班兜售的不过是政治、外语、数学这三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公共课。初试拼的是分数,有人说,只要连考几年,80%都能考上。
复试分数线是录取与否的主要依据,它包括总分线和每门公共课的单科线,面面俱到的分数标准每年都挡住了不少有专长且综合素质较高的考生。南京大学法学院97级的一位本科生,大学四年出了不少科研成果,老师都认为是一个做学术研究的好坯子。今年考研,总分很高,专业课成绩很高,惟独英语差一分不够分数线,惨遭淘汰。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生玉海认为,现在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实际上还等同于“本科生的选拔模式”,停留在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上。
某高校一门为研究生开设的必修课总共40学时,有位只上过两个学时的学生考了90多分。该生常拿此事开导师弟师妹:“有上课的时间还不如自己多读些书,别看那些专业课的名称挺新鲜的,可实际上老师讲的都是本科学过的,你不去上课也能通过,去上课也学不到什么。”
课程设置的本科化还体现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上。电力系统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何先生说:“大多数课还是老师讲,我们记笔记,基本上没有什么讨论。考试还是像本科一样,老师出几道题,我们答。”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皓明教授指出,本科阶段是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教会学习的能力,而研究生阶段应围绕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其实,高校的管理者和老师们不是认识不到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只是课程设置的更新是一个艰难的系统工程。更新课程设置,就要更新教学内容,更新教材讲义,更新教学实验设备,需要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可目前,为数不多的一线教师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认真编写教材讲义,至于更新教学实验设备就更难了。
课程设置问题实际上牵涉到整个教育体制。
(《中国青年报》2001.8.21—22李丽萍 李纬娜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