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雨果名著《悲惨世界》,是公认的最接近雨果叙事风格和文笔特点的译本,一读之下,令人叫绝。译者李丹先生是赴法专修音乐和法语的,而这本书他潜心翻译了整整5O年才完成。这个例子说明,译者对原著作家本人及作品风格的把握、对其使用语言的精通和灵活使用、以及翻译过程中的态度和时间,当然还有译者本身的文化修养,都是一部译著是否成功的关键。而时下相同书名的所谓重译本,明显比原著“通俗”了许多,诗意的语言不再有,从中再也找不到雨果作为诗人的影子了。
造成这样的后果,并非偶然。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出版名著,便限定时间请人从速翻译,几个月甚至更短时间之内就草草出版。可这样做的后果,是使许多没读过旧译本的年轻读者,误以为名著无非如此,不但得不到艺术的熏陶,还会形成不正常的文化价值观念。
(《文学自由谈》2001年第5期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