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下肢完全瘫痪、来京治病的外地贫困山区女孩儿,在病床上自学完了小学三年级以后的课程,被破例接收进北京的初中。短短两年间,她的学习成绩从全年级240名学生中的倒数第一名跃居第一名,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敬佩。她是怎样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奇迹的呢?日前,记者走进女孩儿清贫拥挤的家,走进她就读的北京角门中学初三(1)班,走进她接受治疗的康复中心,与她共度普通的一天——
张娥,今年16岁,湖北省建始县山区人。1994年正月初五,一场车祸导致9岁的张娥腰椎严重骨折,下肢完全瘫痪。父母卖掉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身体瘦弱的母亲甚至多次卖血,为女治病。可惜,在湖北的两次手术均未收到理想的疗效。1998年10月,在张娥家乡政府的援助下,身高仅1.45米、体重不过40公斤的母亲龙元英背着比自己重20公斤的女儿来京治疗。
1999年8月2日,北京的新闻媒体报道了张娥母女的故事,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短短时间内,市民为张娥捐款14000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动将张娥接去,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医护人员自发捐款2500元,假肢矫形器制作部还免费为张娥的双腿设计安装了一套价值4000多元的站立步行矫形器。
辗转求医期间,酷爱学习的张娥躺在病床上自学完了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课程。她的梦想是能够继续读书。在丰台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角门中学破例接收了张娥,将她作为正式学生编入初一(1)班,并免除了包括借读费、学杂费、书本费在内的一切费用。短短两年时间,张娥凭借顽强的毅力,学习成绩在全年级240名同学中从倒数第一名跃居第一名。
清晨5时40分,记者向丰台区马家堡村赶去。深秋的北京天还黑着,整个南城仿佛还未苏醒,灯光稀少,路上偶见几个骑平板车赶早市的菜贩和晨跑的老人。
6时20分,深一脚浅一脚走过一段坑坑洼洼的胡同,来到张娥家新租的民房。灯光亮着,全家4口人都已在5时30分起床。这是张娥每天开始晨读的时间。
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挂着两幅大帘子,隔开大床和小床,大床是张娥和妈妈一块儿睡的,小床是爸爸和弟弟挤着睡的。14英寸旧电视、万宝牌旧冰箱、386旧电脑以及被褥等几乎所有生活用品,都是北京好心人捐的。
躺在床上预习功课近一小时的张娥,此刻乖乖躺着,妈妈正忙着活动女儿下肢。“昨晚尿床了,刚换过被褥,她爸爸在外边洗呢。”妈妈说。女儿大小便失禁,每天清晨帮张娥擦洗、换衣服、垫纸尿裤成了必做的第一课。张娥虽然下肢瘫痪,但冷热湿干知觉全有,发育也和常人一样。16岁的女孩儿了,该来的也来了,每月总有几天不方便。但小张娥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每天只穿一条纸尿裤。因为舍不得多花钱。张娥说:“每天一条,加上晚上垫的纸垫,我每月要多花爸爸妈妈的血汗钱300元啊……”
脚掌、关节都活动遍了,妈妈帮女儿翻过身,张娥趴在床上,掀起上衣,背上露出一条近40厘米的刀疤,周围还有3块明显的手术疤痕。妈妈抹着眼泪说:“这里边装有矫形钢板,本该1年取出,现在已3年了。孩子舍不得浪费学习时间,但医生警告说时间长了钢板可能断裂。”
4年前,张娥被妈妈刚刚背到北京时,脊柱弯曲几近90度,是北医三院大夫做的脊柱矫正手术,还了张娥一副挺拔的脊梁;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免费捐赠的假肢矫正器,帮张娥练习走路,防止了肌肉萎缩;随后,角门中学把辍学4年又自学4年的小张娥迎进了学校。
6时50分,张娥坐在床上自己洗脸刷牙梳头,然后匆匆吃了一小块面包。弟弟张科吃了一碗方便面。这个清贫人家的早餐,没有鸡蛋,没有牛奶,没有香肠,甚至没有咸菜。而张娥嘴唇明显干裂溃疡,却一口水都不喝。她怕喝了水,一条纸尿裤坚持不了一天……
7时10分,少言寡语的弟弟推着轮椅上的姐姐出门了。张娥的胸前抱着姐弟两人的书包。轮椅滚过坎坷乡村路,滚过马家堡繁华大街,轮椅上下手足相依的姐弟俩,构成了外来务工子女动人心弦的上学图。
“要是遇到雨雪天气怎么办?”记者问。
张娥说:“小雨和大雪天都不打伞。打了伞,遮住了我遮不住弟弟,遮住了弟弟遮不住我,干脆都不打伞。”
7时25分,姐弟俩来到角门中学教学楼前,初三(1)班金智、范旭、曹国伟、王昌楠四位男生等在楼梯旁,二话不说,上前就抬起轮椅,像是抬起了花轿,一节节登上楼梯。二层、三层、四层,张娥不住地说:“不好意思啊,太谢谢你们了。”几个男孩笑着说,还真越抬越沉了……两年了,张娥几乎让班里高个儿男生抬了个遍。
7时30分,早自习开始了。记者坐在张娥旁边,跟着张娥上一天的课。今天有9节课,上午加上早自习是5节,下午加上晚自习有4节。语文老师刘淑荣让全班41名同学背诵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中感谢母亲一段,还有几段古文。张娥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大声背诵着,一字不差,语文课本上,每一课都用红色或蓝色圆珠笔圈圈点点。
8时整,开始上数学课,25岁的刘青岩老师走上讲台。这位秀外慧中的首都师范大学毕业生,23岁时成了张娥的班主任,像妈妈一样照顾着张娥,给她补课,教她坚强,带她参加各种团队活动,为她营造了一个亲如姊妹兄弟的班集体。张娥记得,有一次她答错了一道数学题,一个男生喊:“罚张娥站起来。”全班都笑了,不是恶意的起哄,而是亲密无间的玩笑。可刘老师说:“假如张娥真的能站起来,我宁可永远坐在她的轮椅上。”当时,全班沉默了,张娥哭了。
这是一位多么善良的老师啊!“没有刘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张娥说。
刘老师虽然生活上百般照顾张娥,可学习上一丝都不降低要求。她对张娥说:“在学习上你要和正常同学一样。”今天讲的是圆的五个概念。刘老师每讲一个概念,张娥都认真做着笔记。只要有提问,张娥都能迅速答出。
9时45分,课间操开始了,同学们雀跃着奔向操场。教室里只剩下张娥一个人。她的脸上掠过一丝失落,但随即又绽开了笑容。她扶着靠墙的坐椅,变形的膝盖靠在椅座上,试了3次才勉强站起来。记者几次要扶她,她非要自己站起来。她说:“站一会儿腰和腿能舒服点儿。”但不一会儿,只见张娥的右腿剧烈抽搐着,霎时她脸色苍白,强按着腿说:“总是抽筋,挺难受的。”
11时10分,最后一节英语课开始了。张娥说:“我最爱上英语课了。”两年前,张娥在摸底测验时,英语为零分,靠着老师给补课,听录音,多说多写,她跟了上来。今天老师随机出了张卷子,下课时判出分来,张娥得了全班惟一的100分。女同学赵元靖说:“张娥真神了。”男同学王湃说:“要是我们都能像张娥那样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成绩也不会比她差。”
12时,吃午饭的时间到了,弟弟张科快速奔跑回家吃饭。张娥坐着写作业。12时50分,弟弟给张娥带来了午饭,是豆芽白菜加几片肥瘦相间的肉片,没有带水。
“勺子,张科,你又忘装勺子了。”张娥嗔怪弟弟,旁边几个同学争相去找勺子。
还是刘青岩老师手快,把自己的勺子给了张娥。
本来准备陪着张娥一天不喝水的记者,此刻真是口干舌燥,终于忍不住到校长办公室去找水喝。
下午1时30分,下午第一节课开始了。是作文,题目是《老师的微笑》。
张娥自言自语地说:“这么多好老师,该写哪一个呢?”最后,她还是写了班主任刘老师——
“老师的微笑就像春天的太阳那么温暖,又如夏日的余辉般灿烂。这就是我的班主任刘老师的微笑。刚开学之初,我的学习成绩很糟糕,甚至有不及格科目,我自己很着急。老师也替我着急。有一次,我的数学没及格。音乐课时,教室里就剩下我一个人。刘老师在我的身旁轻轻坐下,笑着鼓励我说:‘没关系,慢慢来,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说完,老师又把卷子上的错题一道道地给我讲解。直到我完全弄懂了为止。临走时,老师又再次微笑着说:‘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刘老师离开了教室,但她那充满期望和鼓励的笑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也成了我学习的动力源泉。”
有一会儿,张娥是趴在桌上写的,神态明显疲惫,但文思却如泉涌。“累吗?”小张娥反而关切地问起记者。
下午3时10分上化学课,4时上英语晚自习课,好不容易熬到5时50分下课,记者感到腿沉脚肿,浑身不自在。而背部嵌着钢板的张娥,从早上7时30分坐进教室到现在,已是整整10个小时没离开座位了。
傍晚6时,张娥被弟弟推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在布满扶手的墙壁前停下。张娥换上康复中心捐赠的假肢矫形器,手推着轮椅,一步、两步……三百步、四百步,她费力而坚强地向前慢慢挪动着步子。旁边,爸爸和班主任刘青岩老师陪着。
6时30分,张娥由爸爸推着,终于回到家,回到那间挂着两幅布帘子的房间。渴了一整天的张娥,第一件事就是咕咚咕咚喝水,然后喝了点儿稀粥,随即坐在轮椅上又打开了书本。
“为什么不躺着看书?”记者问。张娥回答:“容易瞌睡。”
妈妈在一旁抹着泪说,挂在张娥床头的这盏灯一直要亮到深夜,一天下来,张娥的学习时间足足有16个小时……
跟着张娥采访了整整一天,记者终于明白,张娥正是凭借超人的毅力、凭借好学上进的自觉,靠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度过比健全孩子艰难得多的每一天。她的优异成绩由此而来,她的品质、她的人格力量也由此而来。人们不能不惊叹,这个柔弱的女孩子,在生活的磨难前竟然如此坚强!
张娥,好样的!
(《北京日报》20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