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与其弟子对这些梵文经咒进行了考证,认为,永乐大钟上的梵文经咒属于“蓝磋”(尼泊尔语译音)体,大致分为种子字、曼荼罗、荼罗尼三部分,各表述一些佛教特殊的经文、教义和规范。
“蓝蹉”体梵文起源于11世纪南印度,是一种拼音式文字,在印度本国已不流行。该种文字自13世纪经尼泊尔传入中国,开始在佛教中流传,特别是在藏传佛教中,“蓝蹉”体梵文咒语被敬若天书。(《中国文化报》2001.11.22)
[值班总编推荐] 滕王阁景区减免门票,掌声响起来
[值班总编推荐] 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
[值班总编推荐]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 ...
蜀道:一通百通的文明意象
【详细】
黄西蒙:姽婳将军之谜——黛玉的命运之歌
处理好地方旅游业发展中的三组关系
如何理解、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