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功成名就目标设定在35岁前,当代大学生似乎胃口挺大,但他们有自己充足的理由。在日前举办的多场校园招聘会中,不少接受采访的大学生表示,如果35岁还不能在自己从事的行当中脱颖而出,那么自己接下来的二十多年职业生涯将十分被动,很有可能会永久滞留在一个岗位上。
不少大学生表示,现在真正好的产业都是“黑发人”的产业,像证券业、IT业等,这些行业要求高效率,反应快,而且要求不断更新知识。但人到了35岁以后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诸如家庭和健康等相关负担加重的问题,会难以跟上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这实际上就意味着被淘汰出局。所以,在目前的人才市场上,35岁已经成了一个“坎儿”。
不过,功成名就之后并不代表着退化。一些考虑较为长远的大学生认为,在完成了35岁之前的才学、财力、阅历经验的原始积累后,到35岁后可以为自己所好而工作,过“快乐并工作着”的幸福生活。(《文汇报》20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