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1岁的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所研究员胡继高在我国文物保护界是位重量级人物。1956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波兰哥白尼大学学习文物保护专业,经六年苦读,获硕士学位,从此投身祖国文保事业。
胡继高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啃硬骨头。1962年,他刚从波兰回国,文化部文物局便通知他立即赶赴敦煌抢救濒危壁画。此时,石窟内唐代以降壁画多已“龟裂起甲”,稍有风吹震动,翘卷起的鳞状粉皮便纷纷落下。敦煌研究所曾采用多种方法救治均告失败,无奈,文化部用重金聘来捷克专家,不但毫无效果,其药剂配方还对中方保密。胡继高到敦煌后,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及东西方壁画材料使用的不同特点,通过分析化验,仅用近半年时间便研究出了行之有效的药剂配方。药水打到墙上后,翘卷起的粉皮在药水软化作用下自动平贴复位,再用丝绸轻压,受损的壁画恢复如初。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葬内发现大批西汉时期手书竹简。其中,《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的同时出土,证实了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孙武仕吴、孙膑仕齐、各有兵法传世记载的真实性。如何给这批饱水的竹简脱水、定型难度极大。胡继高在多人研究未果的情况下毅然请命。针对这批竹简已严重糟朽,仅存空壳的特点,他在给竹简脱水的同时,往里注入经多次试验筛选出的加固材料乳香胶。脱水加固后的竹简不但恢复了原色、原状,而且字迹清晰。
几十年来,胡继高像位技艺高超的魔术师,挥动着用汗水浇灌的智慧魔棒,变幻出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陕西扶风法门寺的唐代丝绸发现时已酥脆硬化,喷涂上他特制的药水后,丝绸竟变得极为柔韧;北京老山汉墓出土的苇席原本色如焦炭,一触即碎。经他处理后不但颜色如新,且可随意卷曲……
(《光明日报》200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