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贵报的一名小读者,请问一下,你们这些在报社工作的人有没有亲戚和朋友家的女孩练足球?如果有,但家庭条件有限,人际关系有限,那就别让她继续练了,放弃吧!因为家庭条件、人际关系、权力、财物差的,都是不能使这个喜欢足球运动的女孩在足球事业方面出人头地的。
举个例子,某地方女足队伍在某地集训。三个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考队。第一个家长着西服领带,脚蹬几千块的皮鞋,右手挟着个公文包,左手拿着新型手机,傲气十足。女孩子从头到脚都是名牌,教练眼睛一下就亮了。第二个来的是一对母女,家长漂亮,女儿也很美丽。第三个是一对父女,普普通通。测试基本功,第一个孩子颠球方面还可以,带球稍差点,场上意识和体能干脆不行。她的分数应该是3分。再看看长得非常漂亮的女孩:基本功干脆不会,场上意识干脆没有,但是却很能跑,个头也很高。她的分数是1.5分。最后一个女孩虽然身高只有1.67米左右,但是基本功十分扎实,灵活性、弹跳力都很好,场上意识也很好,她的分数应该8.5分。(满分为10分)你说,教练应该选择哪一个孩子呢?队里只有一个名额,结果教练最后破例收了两名球员,一个是家里很有钱的孩子,另一个就是长得非常漂亮的孩子。教练可以天天看到美女又有油水捞,为什么不收呢?最后那个孩子,去了几个队伍,结果都是要钱,最后回家不踢了,改成卖菜了。这不是个故事,而是现实存在的,你不信吗?
说实话,我也去考过队,我的水平都可以,只是缺钱,一万两万也行,可是一要就是三四万,你说我是去挣钱还是去花钱哪。哪怕是不挣钱也不搭钱也行,可是只有一线队才开工资,二线就开始要钱了,一个月还得交四五百,为什么呢?总说女足缺乏后备军,为什么?
余昌(应本人要求,此为化名)
2001.12.24
编者语:女足之花凋谢了,我们为女足走向衰落找到了共同的理由:后继无人,没有新人。但这只是浅层的理解,这个叫余昌的女孩让我看到了处于女足塔基最底层真实的一面。如果她说的、她经历的都是事实,那么女足的问题,绝对不是“用新人”、“换教练”这样简单的名词可以解释的。
(《中国足球报》20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