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20年来发生的急剧变化是社会焦虑出现的重要原因。社会的急剧变动,意味着社会成员原来所熟悉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大规模、急速的变动,这必定会出现大量的新事物、新观念、新的行为规范和新的规则。人们对这些新事物的认同需要经过一个时期,在此期间,社会成员对于新的社会环境往往存在着一种抗拒或认同的复杂心理状态。不少人对社会的未来前景没有十分的把握,难免出现焦虑心理。
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充满了风险,个人的事情一般只能靠自己来解决。况且,很多必要的规范制度以及必不可少的“社会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在此情形下,社会焦虑有着明显的负面效应。它使得人们缺乏一种应对社会变化的从容心态,缺乏从长计议的理性安排。于是,就会轻视社会规则意识,进而在行为取向上选择短期行为。而短期行为一旦成为普遍的现象,对社会的正常运转是十分不利的。更重要的是,社会焦虑还会加重社会成员间的紧张关系,助长某些越轨行为。
为此,应当尽快建立起系统有效的社会规范体系,使人们“长期化的行为”能够在制度层面支撑下,得到应有的回报;应当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尽可能地减少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
(《南方周末》2002.1.31 吴忠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