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这个上“身”下“心”的怪字也曾出现过。遗憾的是,过去大家都不认识它。这次由于它在郭店竹简中有上下文句相陪衬,方才迟迟露真容。
这一来,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问题随之而生。此前,人们所知道的仁字,或写作“人”,或写作“尸”,有时再加上一个“二”。这“人”和“尸”,都是“夷”的意思,也应该读作“夷”,指的是东海之滨的一些氏族。据此,那时候所谓的仁(人、尸),大概是指夷人血亲内部的无条件的爱。到了孔子,才有意识地将“仁”的外延加以扩大,说“仁者、爱人”,使仁爱走出血亲内部,主张爱一切人。这样,原来的那个指称一个氏族的“夷”(人、尸)字,便不足以表达仁的内涵了。因之孔子的弟子们便发明了一个新字,上“身”下“心”,以此来表示,所谓的仁,是人类的一种对别人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的心态。于是,遂有了我们所见的郭店竹简上的那种仁字。
在郭店竹简中,还有许多别的从“心”的怪字。例如“欲”字,不从欠而从心;“喜”字,不从口而从心;“谋”字,不从言而从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心旁字的大量出现,似乎透露出这样的信息:那时候,曾经有过一个心理学或者叫心性学的高潮时代,有待我们去发掘,去解说,去弘扬。
(《光明日报》20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