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目前比较流行的美国班为例,开设这类学校的在美国居然都能够在网站查到名字。但是,如果你仔细去查询他们的排名,一定是名落孙山。倘若再仔细推敲就会发觉,这些学校名称很大或以熟悉的世界著名地名命名,还有的干脆直接在前100名的名校名称的前和后加一些形容词,如××大学职业进修学院,东南西北××大学。如果问及此学校和彼名校的关系,他们会告诉你,是“挂靠”的关系。
你如果想向某些办班的打探师资力量如何,他们通常的回答是:各大名校的老师,师资资质是副教授以上职称,有些是博导。可上课的内容根本没有照国外的要求去做,每个老师不过按他们平时上课的内容,只是稍加改动而已。更有甚者,某些办班的MBA和DBA竟然是相同的课程内容和师资。
从业人员的素质如何呢?某些被聘用的退休老师是否是大学出来的不得而知;有些需要英语水平的,就直接用一些年轻、英语好的人,至于他们是否有基本的工商管理知识也令人置疑。更好笑的是,某些从业人员刚去时,连MBA与美国篮球的NBA和中国的CBA都搞不清。
如果你去过招生点,或打过电话,他们首先会记录你的电话号码,然后,给你去电话,告之报名截止期快到了,是否给你留一个名额,催你先交个人资料和报名费,一旦你的报名费交了,就不怕你反悔了。
(《新民晚报》2002.3.17芝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