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万方谈父亲曹禺

2002-03-2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万方和父亲曹禺在一起

年头年尾,北京女作家万方成了新闻人物。先是好评如潮的电视连续剧《空镜子》,编剧是万方,改编自她的同名小说。接下来是引起媒体关注的22集电视连续剧《日出》,编剧又是万方。

有个细节少有人知:万方还是曹禺的女儿,曹禺后半生岁月的见证人,她也亲历了许多难以忘怀的事。

记者:在“文革”中,曹禺对自己作品的价值也产生了怀疑。那时候他被分派去人艺看大门,国外有报纸说:“中国的莎士比亚在当看门人”。

万:是这样,不过他的情形还不是最糟糕的,起码他没有进过监牢。这种不自信,“文革”后还存在,他住院期间遇上话剧《雷雨》上演,我去看了,回来他问我:“你觉得还行吗?真有那么好吗?”

在自己的8部戏剧作品中,父亲最喜欢《北京人》。因为《北京人》里面的几个男人身上,都有他自己的影子:曾皓、江泰、文清、曾霆,而愫方身上有我母亲的影子。《雷雨》之所以没有排在最前面,可能是因为结构的东西更多一些,《北京人》就有点自由王国的状态,他觉得自由的状态最好。

记者:除了《王昭君》,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再也没有写出过好作品,这很令人惋惜。

万:这是时代的悲剧。他很痛苦,非常痛苦。他经常在家走啊走啊,东翻翻西翻翻,我能感觉到他的无奈。我有时想安慰他,他说:“我不行了,我那股劲出不来了。”他那时有无数的想法,他记了好多个小本子,写了好多开头,比如他写了个独幕剧,叫《外面下着雨》,讲一对老夫少妻,零零散散的,很多对话;还想写孙悟空;最想付诸行动的是《桥》,从解放前就开始写,但只写了一幕,就放下了。

“文革”后,各种活动都要他参加,我经常看着他回来后筋疲力尽,他也知道这劳累的一天毫无意义。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明白:除了老舍那样,只要是从那个时代活下来的,没有人能够说“不”。我自己还觉得,人不可能要求那么多,既是艺术家,又是战士。作为剧作家,写出好剧本,你就是称职的,你对时代的看法,在剧本里表现了。另外,这也跟人的气质性格有关系,有的人性格就是很强硬的。他会有激烈的表现,我父亲从来不是一个胆大的人,他很敏感,很容易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但我觉得他非常真实。

(《南方周末》2002.3.15万静波等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