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住着72户牧民,土地有11万亩。全村几千头牛、羊的“口粮”则全部由区区450亩人工种的玉米高效地提供,牛羊不再四处啃草。玉米高效地周围,是近10万亩日渐萌生的草场,在1年多以前这里还是流动或半流动的沙地。
生态学家、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博士说:“草场的生态是可以自然恢复的,遏制沙尘暴最关键的不是治沙,而是管住人。”
这里是中科院在浑善达克沙地进行天然草场生态恢复的一个试验点。这里的草场也曾在长期的过度天然放牧中走向衰退,但仅仅1年多的时间,它就重新焕发了青春。在这里诞生了一个全新的治沙模式:“以地养地”。
蒋高明博士说,提起防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植树造林。“其实树挡不住沙,即使在沙地里种下了也根本无法成林,这是自然界46亿年来铁的规律。”密集植树只会破坏水平衡系统,只有用科学方法种出的草场才能真正覆盖沙地。他们利用小范围的人工高效地为大批牲畜提供饲料,从而使大面积的天然草地获得喘息之机,自然得以修复。他们的理论是:“种植1亩人工草地,可使10亩天然草地得以合理利用,从而使100亩沙地(退化草地)得到恢复。”
2001年,他们在村子里种下了450多亩英红玉米。英红玉米生长期短,牲口爱吃,是内蒙古多伦等地常见的饲用玉米品种。6月初播种,9月中旬收割,1亩地的平均产量高达3000多公斤(鲜重)。450亩地产出的玉米不仅基本解决了村里所有牲畜的“口粮”问题,还可以被运出外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退化严重的草场上,1亩地仅能产5公斤左右的草(鲜重)。
牛羊吃惯了英红玉米,开始对天然干草“不屑一顾”。
试区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技术人员引导牧民们养鸡、养奶牛、种胡萝卜。据他们估计,今年产出的作物、牛奶等如能全部卖出,将获得上百万元的收入。照此速度发展下去,两三年内就有望收回全部启动资金。
“把钱投在1%的土地上”,其余的事情交给自然界自己去办。正是在这个看似简单、质朴的思路指导下,浑善达克的试验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中国青年报》200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