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在机场购买保险的乘客都把保单带在身边,这就多了一个担心:假如出了意外,作为投保者不是等于没有了凭证?尽管工作人员介绍,机场出售的保单都是通过网络销售的,但乘客多少有些“不放心”。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教授提出两点疑问:由送票员手工填写的保单的准确率、清晰度如何保证?乘客如何确认保单肯定会安全送到承保人的手中?前几年曾经出现过保单销售者侵吞乘客保费的事件,所以不能排除其他人为因素造成保单无效的可能。
今年“4. 15”空难后,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发表声明,指出该次空难155名乘客中,有21人在北京购票,他们均未购买航空意外保险。对此声明,郝教授提出疑问:在北京购票的乘客,可以在全国任意一个城市凭票购买航意险。如果认真核实,就必须查清所有乘客在购票后和登机前去过的所有城市。北京保险行业协会仅在北京地区核实后就发表声明,结论未必可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朱俊生教授强调,销售者在出售保单时,必须做到每个项目都填写完全,除了乘客姓名,还应填写身份证件号码。在各个保险销售点真正做到电脑联网。为保险起见,保险公司在乘客购买航意险后,还可以明信片作为书面凭证,寄往乘客指定的地点,一旦出险,则可方便理赔。(《羊城晚报》200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