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寻枪》“亲爹”细说电影改编

2002-06-0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国产电影《寻枪》在北京放映的第一天,广西作家凡一平像个普通观众一样,掏了25块钱买票进入影院,而他正是《寻枪》的原小说作者,用他自己的玩笑话说,是《寻枪》的“亲爹”。

小说里,“凶手”另有其人 在小说中,盗枪、杀人的凶手是马山的老战友,凡一平说自己这样安排有着特别的用意——凶手因为在战场上负伤而失去了性功能,导致对于别人的“淫乱”产生了变态的仇恨,这才杀死李小萌。到了电影版中,马山的战友成了个插科打诨的人物,包袱抖到最后,杀人、偷枪犯成了一个前面只露过两次面的“卖羊肉粉的”,原因也淡化处理成了因假酒埋下的仇恨。这样大的改动使凡一平无法认同,觉得自己曾经费力设下的“扣儿”,冲击力量被减弱了。

电影中,“枪”成了精神符号 原作《寻枪记》平淡写实,是一部融社会批判和人性批判的文学作品。电影版的《寻枪》运用各种电影元素,竭尽全力地烘托出悬疑气氛,成了一出亦幻亦真、扑朔迷离的心理戏。凡一平坦言,他写作时并没有想到要有什么深奥的主题,只想着要编一个有趣的故事。电影《寻枪》却被赋予了某种思想,“枪”成了理想精神信念的符号。

说改编,“亲爹”既兴奋又无奈 凡一平转让《寻枪》版权的费用只有1万元整。不过,他自己也坦言,电影《寻枪》使他声名鹊起。

凡一平说自己写作速度很慢,有时一天只能写1000多字,一个长篇小说往往就要耗上一年的心血,如果不能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仅仅凭稿费收入,几乎难以维持自己的生活。所以许多作家在写作时就有意识地瞄准剧本市场。

有人对此表示担心:越来越成流水化操作的影视行业,是否会影响文学创作者的心态和创作方式?而每个小说作家对影视改编也都是一肚子的苦水,绝大多数都会“有涵养”地对改编不发表任何看法。面对曾经用心塑造的人物、经营的故事被改得面目全非,其心情无异于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被挖眼割肉,其心情,只有“爹”才能明白。(《羊城晚报》2002.5.2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