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从崎玉的大宫市出来,到火车站乘车去横滨,记者自己做了这样一个字条——“新干线,横滨,1人,自由席。”买票上车没费任何口舌。在城里找住处也很简单,见到这样的路标,想必任何中国人都能看懂:“150M先左折”。至于街头杂货店挂着“帽子洋伞绅士妇人”的招牌,你也不难明白这里面卖的是些什么东西。当然,如果你能写繁体中文,再能说一点自创的英语(不计语法),那就万事俱备了。
日本老人基本上都能对付一些简单的对话,如果你问去邮局怎么走,他会用手指向前面的地下通道,说一个字“down”(下去),然后用手比划一个右拐弯,再说一个字“up(上来)”,然后一点头:“OK”三个字,什么都清楚了。然后等你按照他指点的路径走上去一看,老大一个标牌挂在高高的大楼上——“静冈中央邮便局”,想找错都难了。
如果你不但会写繁体字,又是古汉语高手,那在日本就会更方便了。许多日本字,需要稍微拐一下弯去猜,比如“3番扉”,就是“3号门”,“番号”、“门扉“嘛,中日两国从古汉语中各选了一个字留下来用,也不难理解。至于“百货店”、“指定席”、“特急号”、“新商品”等,望文生义可也。
(《解放日报》200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