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走了,作家对孙犁的回忆饱含敬意,不仅因他炉火纯青的文字,而且因他孤傲不群的性格。
从维熙:孙犁不仅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顶级作家。抗战时期,别人都在壮怀激烈时,只有他从人性的角度关注战争,写得那么美。这些年我们对沈从文评价很高,而对在解放区文学中风格非常特殊的孙犁,评价始终不到位,过去、现在都不到位。
莫言:如果孙犁想像某些作家那样不放过任何出头露面的机会,以他的地位,简直太容易了。他那种寂寞冷清的状态是他自己造成的,也是他所期盼的,他是现代社会的一位“大隐”。
冯骥才:孙犁过着深居简出、宁静淳朴的生活,甚至保留着部分农村生活的习惯。他总是穿圆口布鞋,别人寄来报纸杂志,他把信封攒起来,留着包书皮。他不是一个大思维的知识分子,也没有很宽阔的眼界,但他不苟合时流,“文革”中的艰难岁月也不迎合。他与人、与世界、与关切的事都保持距离——审美的距离。文坛要么事故多,要么故事多,很世俗,文人也比较油滑,而孙犁怕是非,不愿涉足文坛任何事。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被人喜爱的作品,一个透明纯粹的性格。孙犁的一生诚如元代画家王冕所言:“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北京青年报》2002.7.13)
资料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写有不少散文、评论以及小说。最有代表性的是《荷花淀》。 《荷花淀》写于1945年,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并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其风格,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荷花淀”派,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划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