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尽周折,记者终于渐渐发现了超市的内幕。
几位供货商一提起超市的收费问题就咬牙切齿,最早一个商家收几百元,现在几千几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且进店费已经是小儿科了,店庆费、促销费、新品费、堆头费甚至上架费……名目繁多,让人不堪重负。就说促销费吧,每当有节日——元旦、春节、元宵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青年节、儿童节等,超市就要搞促销,将商品价格降到多少很少通知供货商,到结款时“扣你没商量”,而供货商碍于还要在超市卖货,是敢怒而不敢言。
公司派人到超市当促销员,其实等于给超市一个免费的劳动力,但超市还要收钱,一个促销员200元。最让人头疼的是海报费,超市定期发给居民的促销海报上,都是些诱人的特价产品,这些产品的供应商不仅要交制作海报的钱,还要在产品上让利,还必须拿平时卖得好的商品做特价。
收了你的钱,拿了你的货,货款什么时候给可就没谱了。
进店费交了,但那是交给超市的,不给采购员一笔好处费,你的商品也别想进店。给的多,你的货品占的货架就大,摆放的位置就好,给的少,你的货品就被挤在一个小角落,只有喜欢扫荡超市死角的消费者才能看见。
种种盘剥后,供货商的成本骤然增加,从哪赚回来呢?只有两个办法:降低质量或是抬高价格,无论哪种最终都是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而超市说,如果厂家都把自己的产品做得像可口可乐、宝洁那样,超市不卖你的货,顾客就不会进门,超市也就自然不会刁难你了。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品牌,很多超市是不收进店费的。
我们的供应商现在遭到国内超市的这点盘剥,跟国外的大超市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一位曾跟家乐福合作的供应商,三个月做下来,卖了几十万元的货,但仔细一算,却发现一分钱不赚。国外的大超市就是有这个本事,它客客气气却毫不留情地榨干你的利润,总是让你处在赚钱与不赚钱的边缘,这才是最可怕的。而我们的超市却只会小打小闹,既让人反感又赚不到最大的利润。(《北京青年报》200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