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该不该为学生转系大开绿灯

2002-09-2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转系难是所有念过大学的人的共识。1999年湖南的高考理科状元肖某以677分考上北京大学,但因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并经多方努力转系无望,他在北大读到二年级时毅然退学复读,在今年的高考中,他以703分的高分成为湖南省理科状元,并考入清华。

日前,复旦大学率先在全国实行转系(转专业)制度改革:新学期开始,复旦大学244名学生重选专业到新系,让更多的大学生看到,成功转系不再难。

根据改革后的转系(转专业)制度规定,复旦每个院系(专业)至少拿出原有学生10%的名额接受转系生,总计420个名额。凡一年级同学平均学分绩点在2.5(相当于70分左右)以上者,均可提出转系。据悉,各个专业的老师在考核时,都把“兴趣”当做考核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此举,有人认为,高校破除转系壁垒,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专业兴趣,拓展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

也有人认为,大学生转系是受“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一般都希望转向分配时的抢手专业,如计算机、法律、外语、金融等。也有的学生为长远打算,想选择一些利于出国或考研的专业。而学校也针对不同的专业提出不同的收费标准,一般在5000-80000元不等。

还有人提醒,谨防转系存在暗箱操作。据一位学生家长透露,他孩子和一位高中同学以几乎相同的成绩被一所名牌大学录取,但二人由于进校成绩偏低被安排进冷门的专业,谁料到半年之后孩子的那位同学却坐在了计算机系这样的热门系科的教室里。据说,那位同学家长与某位校领导关系较好,而原专业与热门专业进校分差近100分。

教育界人士不无忧虑地指出,转换专业之风的盛行,将引起人才培养的不平衡性,最终引发的恶果,必然是热门专业学生求职发生堵塞和新一轮人才就业瓶颈的形成;一些处于学术前沿的冷专业、冷学科甚至有可能在十年、二十年后不复存在。(《生活时报》2002.9.2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