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警惕:死亡逼近中年人

2003-01-0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宁可三日不食茶食,不可一日不求进取”。这张字条是年仅46岁的大学教师李某死后,妻子在他的抽屉里发现的。死者的妻子是北京某新闻单位的部门主任、记者兼电视台主持人。妻子的优秀对他是一种无形的压力,社会上激烈的竞争使他也想拼一把。于是,在工作之余,他考取了律师资格证书,又报名参加了司法系统的综合考试,繁重的学习使他每天熬到深夜。在连续进行了30多门课的考试之后,他对妻子说:“我太累了”。可第二天早上6点多,他依然像往常那样做了100个俯卧撑,运动结束时突发心脏病而猝死。

这一切简直太突然了。妻子回忆着当时的情景,欲哭无泪。

据中国科学院的一项调查,1991年到1996年末,6年间因疾病去世的在职科学家的平均死亡年龄为52.23岁,大大低于北京市的75.85岁的人均寿命。另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市居民总死亡率稳定的情况下,40岁—49岁组中年人的死亡率10年间出现明显增高趋势,男性增长了73%,女性增长了15%。

中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心脏病、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研究中心王梅副主任指出,40岁左右中年人出现的这种现象,是有其历史根源的:这些人基本上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出生,自胚胎期、出生期、生长期到青春期赶上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全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所以营养不好,身体底子相对薄弱。而到了30多岁又赶上社会变革初期,当年初中毕业就下农村、进工厂,如今社会就业竞争激烈,所以他们要拼命学知识、拿文凭,以弥补当年的损失。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既工作又学习,还要照顾家庭,搞得身心疲惫。(《中国教育报》2002.12.27)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