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李敏、庞淑谊、毛泽青、毛泽东、江青、毛远新、李讷 |
毛泽东有十位堂兄弟,他们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大都为人们所熟悉,而其中一位却鲜为人知,他就是毛泽东的堂弟毛泽青。
解放后,毛泽青和妻子庞淑谊一直默默无闻地生活在东北,周围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的身世。
近日,记者在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一处普通的职工住宅中,找到了今年已80岁的庞淑谊。
毛泽青在20岁时离开韶山,投奔延安。1949年湘潭地区解放时,庞淑谊才得到丈夫的音信:毛泽青已是后勤部队里的一个副连职干部,现在长沙。
庞淑谊赶到长沙,分别12年的夫妻终于团圆了。毛泽青告诉妻子,他从参军到入党,介绍人都是三哥毛泽东。毛泽青到山西搞地下工作时,已改名为毛运才。
毛运才一直在部队里搞财务工作。庞淑谊常常对丈夫说:“毛主席早就对你说过,不要想升官发财,在部队里要注意呀。”毛运才说:“我一定不给三哥抹黑。”
毛运才老实厚道,在部队里从不讲自己与毛泽东的关系。在1954年转业到辽宁阜新发电厂之前,一位干部对他们说:“要转业了,你们要是听我的话,毛大哥再用原来毛泽青的名字更好,用毛运才这个名字,没有几个人知道大哥是毛主席的堂弟,别说你们不说,就是说了也没人信。”
这位好心的干部刚走,庞淑谊就对丈夫说:“这名字可不能往回改,咱们要的就是不让别人知道我们和毛主席的关系。要改也可以,毛运才这个名字用家乡的话说不大上口,就改成毛万才吧。”
丈夫听了庞淑谊的话,到了阜新发电厂后,取名“毛万才”。
到东北后,毛万才曾多次写信给毛泽东,汇报地方和家里的情况。1955年,毛泽东给他们回信:“泽青弟:来信收悉,一切尚好,望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毛泽东。”此信现仍由庞淑谊保留在家中。
庞淑谊和丈夫一样,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见到他们的三哥毛泽东。他们几次写信都向三哥表达这个心愿。1956年11月,他们收到了总理办公室的通知,让他们全家来北京一次。庞淑谊和丈夫激动得一夜未睡。
夫妻俩领着三个孩子来到北京。几天后的一个上午,一家人被请到了中南海。
庞淑谊平生第一次见到了这位红光满面、正领导着亿万中国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哥毛泽东。此前,她曾想了千言万语,但此刻竟一时说不出话来。当丈夫向三哥介绍妻子和孩子时,毛泽东对她说:“东北那里很冷啊,你能习惯吗?”庞淑谊说:“早就习惯了。”
毛泽东向江青介绍说:“这是叔叔家的儿子,十弟泽青,就是在延安当兵的那个,这是弟媳,也是韶山的,这是他们的三个孩子。”
毛泽东将一个玩具车送给了庞淑谊的二女儿,江青笑着对毛泽东说:“这不是那天少先队员送给你的吗?”毛泽东说:“那今天我作主,把这个礼物送给小侄女。”
闲谈间,毛泽东让江青把几个孩子叫进来。很快,庞淑谊一家人见到了李敏、李讷和十几岁的毛远新。毛泽东请他们吃了一顿饭,都是一些很普通的湖南菜。毛泽东说:“吃点家乡的菜吧。”
饭后,毛泽东说:“咱们合个影,留个纪念。”这样,毛泽东、江青、李敏、李讷、毛远新与毛万才一家人在餐厅前合了影。后来,这张照片他们一直珍藏在家中,40多年从没有公开过。
临走时,毛泽东给了他们300元钱,让一家人回了一趟韶山老家。
回到东北后,庞淑谊对丈夫说:“见到毛主席的事,就不要对别人讲了,平平常常才最好,免得人家说咱们骄傲。”毛万才说:“那就跟谁也不说了,好好工作就啥都有了。”
“大跃进”时,许多年轻夫妇忙得没空照顾孩子。庞淑谊和几个女同志一起开办了一个幼儿园,为人们义务看孩子,一直坚持了3年多。
后来幼儿园解散,庞淑谊又回到家里。此时庞淑谊已有了5个孩子,一家人挤住在一间房里。家里只有丈夫一个人挣工资,生活十分困难,但她却从来不让丈夫向单位要救济金。
生活的重负使毛万才得了心脏病,卫生所的一个医生和他是至交,就对他们夫妻说:“就凭你们的身世,竟弄得这么困难,找找组织。”庞淑谊说:“困难啥,比起我小时候要饭,还不强上百倍?没有毛主席和共产党,我们早就被饿死了。到啥时候,咱们也不能麻烦组织。”
“文革”时,抚顺各种派别林立,“文攻武卫”,闹得不可开交。两派的头目都先后悄悄地找过他们,让他们加入自己的派别,以壮大其声势。但是,不管来人怎么说,他们就是不答应。
庞淑谊劝丈夫说:“老毛,外面这么乱,你可千万别参加这个派那个派的去武斗啊!”丈夫总下保证:“放心,我不去乱闹。咱干不了大事,也不能给三哥抹黑。”
1981年,毛万才去世。庞淑谊的生活失去了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她与居委会联系,和几个老太太一起打扫街道卫生。居委会一天给她一元钱的报酬。她一直坚持到了1984年。
1993年,抚顺市财政局长郭峰偶然在一篇文章中得到毛万才一家生活在抚顺的信息,于是四处查寻。两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庞淑谊老人。看到生活拮据的老人,局长的眼睛湿润了。
他要发动干部为老人捐款,老人坚决不允。庞淑谊的五个子女除了大女儿毛小平在机关做服务工作收入稍好外,其余人收入都很低,生活都很困难。几年前在韶山探亲时,有人对庞淑谊说,你们要在湖南,子女的境遇会好很多很多。她却说:“在哪儿都一样。”
尽管生活得不算太好,但她常常告诫子女们:“要像你爸那样,什么时候也不要给毛主席抹黑啊。”(《炎黄春秋》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