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圈内人,对一下子冒出这么多“夜明珠”,V老板感到其中必然有诈。为寻找证据,2002年10月的一天晚上,V老板登门拜访了一位北京女珠宝商的儿子童俭(化名)。两人扯了几句家常,V老板直入主题:“你这些珠子怎么这么亮?”他拿出自带的一颗“夜明珠”与童俭的“夜明珠”比较。童俭知道瞒不过有一双慧眼的V老板,于是亮出底牌:“我这些都是经过辐照的。”
“辐照?用什么照射?”
见V老板不解,童俭说:“钴60呀。把石料用钴60一照射,可以增加亮度好多倍。一般的石料也能发光。”
V老板继续问:“能不能透个底儿,这些珠子在哪里辐射的?”
“在北京。”童俭说,在北京的中国农业大学后面,有个原子能辐照中心,什么都可以“照”。
“夜明珠”的利润有多大?V老板说:“这是个暴利。”假“夜明珠”的原材料取自作为炼钢添加剂的莹石,你可以成吨成吨的买进。1吨莹矿石300元,可以加工出300公斤“夜明珠”,市场最低价80元1公斤。也就是说,1吨毛坯的利润可以翻到24000元。用钴60照射之后,珠子更亮了。这个时候,价格就高得令人咋舌。某地正在拍卖一颗重达300多公斤的夜明珠,起拍价是300万元。V老板说:“即使是真夜明珠,材料费、工本费也到不了万元。”在暴利驱动之下,有的鉴定师也会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你肯出钱,就可在鉴定证书上签字。
2003年1月9日,记者随V老板前往北京,找到了童俭所说的辐照中心,它坐落在圆明园西路一条偏僻的小街上。小院门前挂着几块牌子:农业部辐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核农学研究所、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空间技术农业应用研究所。我们到达辐照中心时,是下午两点半,吊运带正在作业,一箱箱食品正被吊运带缓缓送入辐射源照射。记者与操作工聊了起来,从四川来京打工的小李告诉我们,去年夏天来这里照石头的特别多。天天有人来,用车拉,一来三四车。大的3块钱一公斤,小的1块2角1公斤。这里照的最大的385公斤,就在今天上午,刚被拉走,是从南方来的,说是夜明珠,在这里照了3次了。上次电视说广东发现一颗100多公斤的夜明珠,北京发现一个50多公斤的夜明珠,我们一看报纸就笑了。这些珠子怎么回事儿,我们清楚,就在这里照的。
在电脑监视室工作的司先生又告诉我们,国内像这样的放射源有很多。一般来说,钴60每5年衰减一半,经照射的“夜明珠”时间一长就会越来越不亮。
真正的“夜明珠”的原材料是萤石。萤石被列入宝石系列,并不是因为它能加工成刻面宝石,而是因为它的变种“紫萤石”广泛用于雕刻装饰品。萤石透明至半透明,可呈多种诱人颜色,在紫外线照射下出现极强的荧光。在珠宝业中,萤石最经常的用途是冒充祖母绿或紫晶。萤石盛产于中国、纳米比亚、澳大利亚和瑞士等国。应该说还是中国的商人们精明,给萤石打造出一个高贵形象——“夜明珠”,令它顿时身价百倍。(《今晚报》200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