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他为数学奥赛连命都搭上了”

2003-02-2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张筑生(中)和学生在一起

他是北京大学的第一位博士,北京大学数学教授,才华横溢。为了做好最基础的教材编写工作,为了带领奥赛国家队,他放弃了出学术成果的机会。他治癌化疗12年,忍受痛苦,情倾学生。2002年2月张筑生因病去世。

1995年,张筑生受命担任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主教练,一干就是5年。

这是一份无法“出学术成果”的苦差,甚至无法记入“教学工作量”。赵春来教授告诉记者,院里每年核算教学工作量,张筑生都要差一点;虽然每次都由领导“特别照顾”,顺利过关,但对张筑生来说还是有点委屈。“为了搞这个奥赛,他连命都搭进去了。我做过一次教练,再也不想做第二次,累死人了。外人根本不了解这份差事的艰苦程度。”

好在那些参加过奥赛的学生是了解的。当年的数学奥赛世界冠军、现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士的姚健钢,提起恩师唏嘘不已:“数学奥赛搞了几十年,出题是最难的。因为参赛选手都是中学生,所以每道题都要把高等数学初等化,这种倒推的过程非常艰苦,要搞出一个既有新意,又有难度,还能分出学生优劣的题目,至少需要一周时间。而张老师每年都能拿出几十道新题,非常令人佩服。要知道,从1990年查出鼻咽癌起,他又患了严重的结肠炎,癌变也转移到了肝部。2001年夏天,在天津南开大学,他一个人为200名预赛选手办培训班,从出题、判题、讲课到讨论,他唱了7天‘独角戏’。你知道这7天是怎么过来的吗?他口腔溃疡、唾腺损坏、严重的结肠炎、全身骨头疼,还有晚期肝癌引起的腰以下严重浮肿,每天只能吃一点牛奶、葡萄糖、豆腐等流食。”

带着半身癌细胞,领着一帮数学尖子,5年间张筑生从加拿大转战到阿根廷,在70多个参赛国中,中国队连拿五届总分第一,其中三次所有参赛选手都获得了金牌。这一成绩,在世界范围内尚无先例。

与此同时,张筑生在北京协和医院也拿了一个“第一”:他是该院有史以来接受最大量放疗的癌症患者。有一次在课堂上,张筑生对着下面几十张青春的脸说:也许你们所有人经历的痛苦之和,也没有我一个人经历的痛苦多。

2001年下半年,张筑生的病情更重了,严重的结肠炎闹得他一天要上几十次厕所。为了上好一堂课,他要提前一天节食,上课当天则禁食禁水。院领导劝他全休养病,他不同意。

2002年1月11日下午2点30分,已经失去方向感的张筑生被几位研究生抬进北大第一教学楼微分拓朴学考场,他要亲自为38名学生监考。学生的成绩和评语刚刚出来,张筑生就住进了医院。2月6日,张筑生与世长辞。

北大校园网的BBS上贴满了悼念文章:

“张老师也许是我一生中再难遇到的顶尖级的老师……当他讲到几何,我才知道自己以前没有学过真正的几何;当他讲到代数,我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学过真正的代数。张老师的数学思想深刻但极其清晰,使我这样智力平常的人都能懂。”

“我曾经数次拜访了张老师以前在蔚秀园的家,真的是非常清贫,看过后我一度放弃了要从事科学研究的打算。2000年的夏天,最后一次拜访,张老师高兴地拿出蓝旗营的结构图,说:用他和刘老师(张筑生的妻子刘玲玲)的积蓄,也可以住进去了。我难过得哭了。”“张老师,是您让我明白了,思考的乐趣比物质的享受更加高贵。”

张筑生1940年出生于贵阳市,1983年成为北京大学的第一位博士。他似乎不懂得争成果,争头衔,至死都没有评上博导。然而,熟悉他的人们授予了他最高、最响亮的头衔——真正的教授。(《光明日报》2003.2.17)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