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博士女儿,硕士儿子,擦鞋的老爸

2003-03-2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在成都铁路局站东小区门口,每天总有一位50多岁的老人,以擦皮鞋为生。他的装束与其他擦鞋匠别无两样,但这小区的人对他格外尊敬,因为这位名叫唐昌发的老人,29年前捡到了一个弃婴,为了将养女培养成才,他在妻子病逝、工厂破产的极端困苦下,含辛茹苦,四处打工,甚至不惜卖掉房子,背着擦鞋箱走南闯北为养女读硕士、攻博士挣学费……2002年底,饱尝辛酸的唐昌发老人终于欣慰地笑了:他的养女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而他的亲生儿子也考上了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

贤妻临终嘱咐:要把养女培养成才

1972年,唐昌发从四川内江铁路技工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贵阳铁路段,在贵阳至上海的铁路上当列车长。

1974年冬的一天,唐昌发所在的列车从上海返回贵阳,当车驶出杭州火车站时,一名列车员急匆匆地跑来找他,称火车停在杭州站时,有位旅客托这位列车员看一下包,她去买点东西就回来。可这时车已驶出杭州站,仍不见那位旅客的影子,而且包里隐隐传来婴儿的哭声……

唐昌发和其他列车员一道打开旅行包,顿时傻了眼:包里是一个六指女婴,嗓子都快哭哑了。见到人,小女孩停止了哭泣,两只小眼睛滴溜溜地转个不停。

唐昌发从女婴的包裹里找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是上海一所中学的高中生,糊涂中我生下了这个不幸的孩子。她刚满月,希望有好心人能收养她……”

看着可怜的女婴,大家束手无策:这趟车上的列车员都还没找对象。无奈,唐昌发将女婴抱回了家。

父母劝唐昌发将孩子送人,唐昌发说:“孩子本来就可怜,再送不知会落到什么人手里,现在我收入够花销,就把她留下吧!”

父母见他那么诚恳,同时见那女婴长得可爱,就默认了唐昌发的想法,给女孩办理了认养手续:唐昌发还给女婴取了个名字叫唐青青。

从这以后,青青就成了唐昌发的牵挂。每次出车,他都要在繁华的上海给女儿买很多东西。青青4岁的时候,一位叫韩梅的姑娘将爱情的红绣球抛向了唐昌发。

当时,韩梅大学毕业刚分到贵阳铁路分局。刚来没分房子,唐昌发的母亲便让她到家里暂时住下来。韩梅第一次到唐家时,唐昌发跟车去了,见青青对唐昌发的母亲“奶奶长,奶奶短”叫个不停,韩梅便问青青的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当唐昌发的母亲告诉她后,韩梅被唐昌发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

这以后,韩梅也将青青当成了自己心中的一份牵挂,后来单位给她分了单身宿舍,她还是经常跑到唐家,教青青唱歌,画画。1979年冬,唐昌发牵着韩梅的手入了洞房。

结婚后,唐昌发夫妇俩更是对女儿百般呵护,新婚不久,他们就领着女儿到医院将她右手大拇指侧多余的一根指头切除。在夫妻俩的关爱呵护下,已经5岁多的青青很快改口叫韩梅为妈妈了。

1981年,唐昌发与韩梅的亲生儿子出生了,他让儿子跟韩梅姓,取名为韩军军。

唐昌发夫妇未因儿子的出生而减少对青青的爱,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同等对待。然而一场灾难降临在了这个家庭。

1991年3月中旬的一天,韩梅突然感到左乳房特别疼痛,一摸还有一个硬块,经医院检查,已是乳腺癌晚期!韩梅与丈夫都不相信这是事实,他们走遍了重庆(夫妻俩已于1988年调至重庆铁路分局)所有的大医院,都是这个结果。

此时,唐青青正为高考而作最后冲刺,夫妻俩抱头痛哭一阵后,决定让女儿住在学校专心复习。儿子韩军军当时才10岁,也被他们轻而易举地给蒙了。

韩梅住进了医院。为了不让青青分心,每个周末,她都要强撑着起来,与丈夫一道给女儿送饭,有一次,她刚跨出女儿学校的大门,乳房就钻心地痛,几乎晕了过去,为了不让女儿发现,唐昌发迅速地背上她钻进出租车。

到6月份,韩梅50多公斤的身体已经变得不足40公斤,她的形象已经“无法”再去学校了。她便骗青青说厂里派她到上海学习两个月。为了安女儿的心,躲在医院病床上,她还定期给女儿挂个“平安”电话。

1991年7月9日,考完最后一门课,唐青青急不可待地赶回家。唐昌发这才将女儿带到医院,见到病榻上已是骨瘦如柴的妈妈,唐青青“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8月13日,唐青青收到了清华大学外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看着青青手中鲜红的录取通知书,韩梅那饱受病魔折磨的脸上浮现出开心的笑容。

死神在一步步地向韩梅逼近。8月20日,她将唐昌发叫到面前:“青青命苦,你无论如何也要将她培养成才……”话还未说完,她就闭上了眼睛。

要开学了,9月5日,唐昌发取出全部积蓄,并向亲朋好友借了5000元钱,将女儿送到了清华园,分手的时候,唐昌发将青青扯到一个无人的角落,告诉了她的真正身世。“不!爸爸,这不是真的,你是骗我的,对不对?”唐青青的脸扭曲了。唐昌发不愿意看到女儿痛苦的表情,他默默地从怀里掏出17年前的那张纸条和当时拍的一张照片递给女儿,转身走了。

正当唐昌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清华园时,“爸——”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声哭喊,原来是唐青青追上来了。迎着养父期待的目光,唐青青“哇”的一声扑在了他的怀里。

回到单位,唐昌发总是心神不定,他真心祝福青青能早日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但他又怕从此失去女儿。过了大约20天,青青终于来了电话,在电话里,青青哭喊道:“爸,虽然我的父母给了我生命,但您和去世的妈妈才是我最亲的父母,我不允许您再提找亲生父母的事。你和妈妈永远是我最亲的爸爸妈妈,我要以最优异的成绩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供儿女读书 卖掉房产走天涯

青青上大学不久,因为铁路人员分流,唐昌发又被调至山城纸箱厂。纸箱厂的效益远远不如铁路局,每月工资仅400余元,为了两个孩子读书,唐昌发不得不将自己的生活标准降至最低。

1995年,好运和厄运又同时降至唐昌发的家。好运是,青青清华大学毕业后考上了清华大学外语学院的研究生;厄运是,由于他所在的纸箱厂资不抵债而倒闭,他下岗了。

唐昌发将下岗的事向一对儿女隐瞒了起来。儿子读中学花钱不多,他能应付,但女儿的学费、生活费却没有着落了。唐昌发四处游说借钱,可是也只筹够女儿的学费。这时,有人劝他:“让青青别再读了,一个女孩子家,读这么多书干啥?早点参加工作不就可以给你减轻负担吗?”可是唐昌发死活不愿意。他斩钉截铁地对女儿说:“青青,还记得你妈的临终嘱托吗?只要你爸还健在一天,你读到啥时爸都供你!”

左思右想,唐昌发决定卖掉房子。买主看出他急着用钱,大肆砍价,最后唐昌发将价值10万的房子以6万元卖出去了。

房子卖了后,唐昌发抹干泪水,一脸平静对儿子说:“军军,你姐姐在北京住校很少回家,这么大的房子我们父子俩住有点浪费,我将它租出去,给你们姐弟俩挣点学费,你先到我的朋友家住,我去住单位宿舍,好不好?”韩军军不知道爸爸已经下岗,同意了。

在将儿子托付给在重庆工作的技校同学后,唐昌发搭上火车到了贵阳,想找一份工作。

在贵阳,唐昌发跑了10多天也没有找到工作。眼看兜里的钱越来越少,无奈的他只有以捡破烂为生。

一天,唐昌发在和街上一位擦皮鞋的闲聊中得知,擦皮鞋一月能挣五六百元钱。他动了心,立即拜那位擦鞋匠为师,买来擦鞋工具,开始了他的擦鞋生涯。

因为放心不下儿子,学到了擦鞋手艺后,唐昌发立即回到重庆。在重庆,起码他可以一方面照顾儿子,一方面随时了解儿子的学习情况。

正月初七,唐昌发就上火车站给人擦鞋了。此时的重庆还十分寒冷,正当他埋头“工作”时,一件羽绒服披在了他的身上。他抬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儿子军军站在了他身后,眼中泪花闪烁。看着儿子脱下羽绒服后显得十分瘦弱单薄的身体,唐昌发不禁鼻子一酸。

第二天,军军在电话里将爸爸擦皮鞋的事告诉了还蒙在鼓里的姐姐。唐青青没有听完弟弟的诉说,就已是泣不成声,她立即赶回了重庆。

回到重庆后,唐青青对父亲说:“爸,我不读研究生了,我要工作,我有能力供养您并供弟弟读书。”“不,姐,还是让我来工作。”军军在一旁抢着说,“我到广州去打工,姐姐走到这一步挺不容易的,我来撑这个家。”

见弟弟如此懂事,青青心里很不是滋味,自一家人从贵阳来到重庆后,父母就一直未带姐弟俩回过贵阳。直到她上大学知道自己身世后,她才明白,父母是怕他们回去后从亲朋好友那儿知道了她的身世。如今,弟弟仍然还被爸爸给蒙在鼓里。她将弟弟拉到身旁,含泪将这一切告诉了弟弟,并哀求弟弟:“你就好好读书吧。姐姐对不起你,夺了你的爱,我要加倍补偿你。”话没说完,她早已是泪流满面。

看着两个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如此懂事孝顺,唐昌发心里更是难过。他拿出一家之长的威严说:“你们俩谁也不准辍学!你们书读得越多,我越感到骄傲,现在至少我还没到讨饭的地步……”

看着慈父那张严峻的脸,姐弟俩知道拗不过父亲。返校的前天晚上,唐青青拿出一顶她熬夜织的帽子给爸爸戴上。一股暖流涌向唐昌发心头,一回头,他才发现女儿身上的毛衣已经不在了,再摸摸头上,唐昌发老泪纵横。

养女成凤儿成龙

送走女儿后,唐昌发为了顾及儿子脸面,又背起擦鞋箱,离开了重庆,到了贵阳。他决定,到铁路沿线自己过去熟悉的城市去擦鞋。就这样,他擦鞋走遍了南宁、杭州、武汉、南京、上海等10多个城市。

1998年4月,唐昌发在南京医学院门口擦鞋。该校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经常照顾他的生意。在交谈中,这位女教师意外得知,面前这位老人竟然是她清华大学同窗好友的父亲。她不明就里,顿时火冒三丈,立即将唐昌发“请”到自己家里,她要给青青上一堂思想品德课。可她刚拨通电话,唐昌发就将电话抢了过去:“青青,爸爸对不起你,给你丢脸了。”说完,他就挂断电话,给这位女教师鞠了一躬后转身就走。

当再次拨通电话时,青青早已泣不成声,她将自己的身世告诉了这位同窗好友。这位老师听了很受感动,于是将唐昌发老人的事迹讲给了自己的学生听。

几天后,南京医学院的墙报、校报、广播里都宣传了唐昌发的事迹。几天时间里,学校师生自发为他募捐了5000多元钱。

唐昌发被师生们的行为深深感动,于是他在校门外竖起一块牌子,表示要免费为医学院的师生们擦鞋。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自竖起牌子后,他就再也接不到生意了。而且,每到吃饭时间,总有同学给他送来可口的饭菜。无奈之下,本想在离开南京之前将捐款退给学校的唐昌发不得不提前来到学院行政处,将钱原封不动退回,并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学校对我的关爱,我是四肢健全的人,我没理由收你们的钱。我知道,在学校,有的孩子家庭比我还穷……

从学校出来,他背起擦鞋箱立即“逃离”了南京这座让他泪光盈盈的城市,回到了重庆。

1998年8月下旬,韩军军也拿到了四川大学的录取通知书。1999年,唐青青研究生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生。这一下,唐昌发更是感觉万分骄傲。他知道,女儿终于没有辜负期望,为他争了光。而且,青青读博士生,国家每月有一定的补助,让他可以腾出全部精力放在儿子身上了。

2002年,唐家捷报频传。唐青青博士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某部任翻译;韩军军川大毕业后又考取了母校的研究生!

2002年国庆,青青回到重庆劝他:“爸,我现在工作了,有能力供养弟弟读书,你就到北京和我住到一块儿吧!”这次他同意了。

在北京住了不到一个月,唐昌发不习惯那种无所事事的生活,坚持要回四川,也方便照料读书的儿子。女儿只好让父亲回去。

于是,成都铁路局站东小区附近的人们又可以天天看到唐昌发这个满脸笑容的擦鞋匠了。

(尊重本文主人公唐昌发的意见,文中唐青青、韩军军为化名)

(《知音》2003年第7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