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八旬的宋书如在去年11月份举行的第三届金牌形象大使电视大赛中摘取了北京赛区的桂冠。12月26日,她代表北京远赴西安参加全国大赛,并夺得第3名。
得知笔者已到了约好的地方——木樨地邮局后,宋老太太连忙说:“我马上下来接你。”5分钟后,一个红色的身影出现在笔者的视野中,远远地招手,动作很是轻盈、优雅。笔者暗暗吃了一惊,这段距离步行起码需要10分钟,而老太太只用了一半时间,宋老太得意地说:“我是一路小跑过来的。”
宋书如出生于1922年,中学时代就是一个热情开朗的女孩子,经常参加学校剧团的演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宋书如曾经有过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中国京剧院的机会,可由于种种原因,希望一再落空。后来,宋书如进入中国科学院《科学报》工作。
退休后,她在社区举办的一系列文艺活动中,几乎场场不落,诗歌朗诵、中英文歌曲、舞蹈、小品都是她的拿手好戏。而每天清晨的玉渊潭公园里,教老人们跳健身舞也是宋书如的固定功课。
在北京地区决赛中,她的4分钟演讲题目是《我如何从外星回到了地球》。之后的一首英文歌曲《意大利花园》再次使观众和评委惊叹。最后老人以舞蹈《冰糖葫芦》结束了表演,也掀起了赛场上的高潮,观众们自发地伴随着节奏打起了拍子,场上的气氛十分热烈。评委对她的评价是“很少见到这个年龄的老人如此灵活。”
在宋老太太不足9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大书桌占了不小的地儿,小书架里排满了各种报刊杂志、书籍和大大小小的笔记本。“别看我平时爱唱爱跳,其实我最喜欢的是读书。文学书我现在是不看了,主要看哲理书”。老人随手抽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人生隽言》。
通过读书、思考,宋老太也有了自己的一本《人生箴言》,记者摘录了首页的一段话:“人的一生离不开哲理的指导,每个人身上都有真、善、美的因素,但它们有时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被压制下去,只有通过哲理才能使它们被激发出来。”笔者对老太太说:“这话多哲理,像是一位大哲学家说的。”老太太得意地笑了。
提到家人,宋老太一脸的幸福与骄傲。“我儿媳妇和孙子都在日本,现在儿子和我一起住。我们娘儿俩互相照顾,家务活分工明确,我擦地,他做饭,有时候他一犯懒,就带我出去吃。这不,昨儿个我们还出去吃烤鸭,我一人儿吃了二十张饼、三十片鸭肉。”
一提起孙子,老人的话就更多了。“孙子还是我的心理老师呢,我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总愿意跟他说。我获奖之后,有人不服气,我和孙子一说,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当一个人成功时,如果没有人攻击他,那就不正常了。’我一听,心里一下就亮堂了。”
死亡往往是老人们比较忌讳的话题,对此,宋老太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死亡一点儿也不可怕,我今年已经80岁了,我觉得我这一生活得很有价值。如果我突然有一天离开人世,我也不会后悔。”
宋老太太问:“知道我参加全国总决赛演讲的题目吗?告诉你,题目是《我要活到100岁》,这可是我的心声,现在生活有奔头了,活到百岁我也不嫌长了。”说着她又爽朗地笑起来。(《北京日报》200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