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的厄运从4月11日拂晓持续到次日傍晚。尽管早在战争开始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就在博物馆顶上写上白色大字“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住在博物馆内防止抢劫,但面对数千名抢劫者,他们无能为力。数千名带着步枪、手枪、斧头、匕首等武器的男人、女人、小孩砸开玻璃柜,用枪打开铁锁,用手推车、自行车、盒子等工具装满抢来的文物蜂拥而出,口袋里还装着小件器物。目睹这一切的伊拉克考古学家穆罕默德悲痛地告诉《纽约时报》记者,洗劫过后,一本厚达50页的馆藏精品说明书上的文物,已经全部被抢,这些文物都有2000-5000年历史。
在此期间,五名美军海军陆战队士兵朝抢劫者头上方鸣枪警告,但他们只呆了半个小时,等他们离开后,被驱散的抢劫者又回来了。穆罕默德曾请求一辆停在博物馆广场上的美军坦克开到馆内以震慑抢劫者,但遭到拒绝。而博物馆副馆长哈桑也向美军指挥官请求派人镇守博物馆,得到的答复是美军无法保证准时保卫博物馆。穆罕默德愤怒地说:“一个国家的民族性、价值观和文明都在于它的历史。如果国家的文明像这里发生的这样被洗劫一空,它的历史也就结束了。请把这话转告布什,并提醒他,他承诺解放伊拉克人民,但这不是解放,而是羞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月17日在巴黎召开会议。有关专家认为,尽管大多数哄抢者出于一时冲动或贪念,但有些人却很清楚自己寻找的东西及其所在,他们很可能是有备而来的职业文物窃贼。在丢失的珍品中,包括有5000年历史的乌鲁克花瓶和乌尔竖琴,就连沉重的阿卡德王朝时期的铜像也被从博物馆盗走。
芝加哥大学教授麦圭尔·吉布森说:“有些哄抢事件看上去是经过策划的有意之举。哄抢者手持钥匙进入保险库,还能打开保险柜拿走里面象征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重要文物。”他怀疑这些人受到了国外犯罪组织的操纵。
美国艺术品鉴赏家和交易商指出,劫掠者想在国际市场上为这些文物找到买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世界古董市场的行家纷纷表示,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的被盗文物虽然拥有极高的价值,但由于它们早已名声在外,都是登记在册的文物,偷盗者要想从“传统”的拍卖渠道脱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高级古董市场受到严格监督,博物馆遗失的文物仍有可能在黑市上露面,并达成交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强调,美英联军应组建一支“保护遗产警察”部队。他还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记录伊拉克重要文物清单的数据库,以便执法人员能及时鉴定和拦截被盗文物。(《文汇读书周报》《京华时报》2003.4.18、19)
小资料
国家博物馆坐落在巴格达的库尔哈区,收藏了1950年以来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出土的大量文物,包括远古时期曾在两河流域生息过的各民族、各个时代,诸如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喀西特、迦勒底、帕提亚、塞琉古、萨珊直到近代阿拉伯等各个时期的珍贵文物。如从尼姆鲁德发现的亚述时代的妇女雕像精美绝伦,有“尼姆鲁德的蒙娜丽莎”之称。博物馆内的图书馆有近6000种手稿和约7万册各种文字的书籍,是研究两河流域文明不可缺少的文化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