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继续说:“可这个孔融呢?我现在已经招降了8次,他还是不降。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听了大喜,告诉他:“孔融是个文人,文人不爱金子,讲究的是气节。气节,你懂吗?”儿子显然没有把我的话听进去,仍是一门心思招降孔融,甚至把他的兵马粮草都卖了换成金子。我开始从书橱里翻书,要给他找文人的气节,找文天祥,找管宁割席,等一会儿给他好好上一课。
儿子自言自语:“怎么都一万两金子了还不行呢?都20次了,孔融再不投降我就要破产了!”他在那边着急,我在这里窃笑:小子,文人都是有信仰的,金子有什么用?知道金子在文人眼里是什么吗?阿堵物!又是一阵好找,好不容易找到了对“阿堵物”的解释,于是抱着一堆书过去准备开讲。
不料,儿子突然欢呼:“成功了!一共花了11500两金子,招降到第23次,孔融说:承蒙厚爱,大人德高望重,小人愿效犬马之劳。”我一听,手里的书掉下来,把脚砸得生痛。(《微型小说选刊》200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