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海的第一次英超之旅很风光,从第2轮到第18轮他场场首发并打满90分钟,还实现了中国人在英超中的首粒进球。然而出乎大多数人预料的是,英超过半后孙继海在曼城队的主力位置开始摇摆不定了,直至第32轮才彻底“稳定”下来——以看客的身份度过了本赛季的最后7场比赛。李铁的情况也很相似,开局和中途阶段他曾经分别有5—6轮打满90分钟,可在最后7轮中他却有6次是在冷板凳上度过的。探询孙、李二人虎头蛇尾的原因,我们无须去找诸如教练的倾向性等客观原因,身经百战的曼城主帅基冈对孙继海的评价已经很能说明问题:“英超一个赛季要持续10个月左右的时间,仅有6个月或者8个月的状态是无法达到要求的。联赛末期,在初登英超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孙的比赛和训练状态都有所下滑,他应该明白,力争在10个月内都保持一流的状态,是英超对球员的基本要求。”
基冈这番中肯的评价实际上揭示了中国海外球员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也是在欧洲的中国球员共有的一个发展“瓶颈”。是实现跨越还是流于平庸,球员必须以行动来作出选择。(《北京青年报》200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