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传统靠“传”

2003-05-2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近读吴阶平《用医学生的眼光看协和》一文,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令我十分感动。1939年,吴阶平是协和医学院四年级的学生,当时,内科学习是以看门诊为主,但是学生的诊断要请教师复核。一次,他看了一名肺结核病人,从病史、体征到病程,都很典型,以为认真记录了病史,查明了体征就够了,便去请老师复核。那天,负责复核的教师是朱宪彝副教授。朱老师审阅了病史,复核了体征,问吴阶平查没查痰,是否查到抗酸杆菌,吴阶平回答:“没有查痰。”应该查痰,而没有查痰,朱宪彝副教授听到这儿,十分恼火,厉声厉色地说:“你现在是四年级的学生,就想简单化。明年做实习医生,一定更简单了。做了住院医生,还要再简单。到主治医生,自然更加简单了!”吴阶平说:“这顿劈头盖脑的批评,使我无地自容。但也正是这次,使我开始懂得了一个医生的主观分析不能代替客观实际的道理。”他还说,这样的一次批评,对自己日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的鞭策作用,60年后还铭记着老师对自己的爱护。

我在《医海春秋总关情》这篇报告文学中又看到相类似的小故事。不过,这时吴阶平所站的位置已不是被批评者,而像朱宪彝副教授一样,是在严厉地批评他的学生。这名学生,不是别人,是现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郭应禄教授,当时他是吴阶平的研究生。1956年,吴阶平教授已是泌尿外科的著名学者。一个巡诊日,他走到郭应禄负责的病床前,听完学生的陈述,俯身摸了摸病人身体的几个部位,然后问郭应禄:“你在检查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郭应禄回答:“没有。除了X光检查的结果,我没有再发现什么。”“你再来摸一摸。”按照老师的提示一摸,发现病人在睾丸近附睾处有个肿块。他立刻明白,这个肿块对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而自己却给忽略了。查房结束后,吴阶平把郭应禄单独叫到办公室,十分严肃地对他说:“这样的病人,以你的能力应该是完全能处理得很好的,我不想多说了。但有一点我要提醒你:真正了解一个病人,一定要全面检查,把所有的情况综合到一起,才能做最后的诊断。”接着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病人对我们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生时刻都面临着辨证与辨病的挑战。因此,诊治过程中一刻都不能忽视思考。”

这两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作为医学院“传道、授业、解惑”的教授,在传承医德医风方面,确实有着自己独特的责任与别人无法替代的独特的作用。(《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5.16)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