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医疗费是中国农民的最大负担

2003-05-2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一个窘迫的县委机关干部

5月9日,当记者来到甘肃省积石山县关家川乡何家村石磨庄的张得亭家门口时,看见院内放着四个花圈,心里一阵发冷。

44岁的张得亭在积石山县委宣传部工作,两年前,刚刚15岁的儿子患了白血病,去年8月死了。现在,他的老父亲又死了。

当张得亭最后背着走到生命尽头的孩子回家时,已欠下8万多元的债务。两年来他总计花了14万元的医疗费。张得亭说:“儿子没了,但只要我活着这账我一定要还的,目前在我的债主里边,还有许多生活极为贫困的庄稼人,如果我不先还这些庄稼人的账,人家只能拿着棍去讨饭了。我现在每月就917元工资。”张得亭虽然是县里的干部,但他的妻子、孩子及老母亲依然是农民,靠种着几亩薄田为生,他说:“不是我的话,仅靠这几亩地,全家是要饿肚子了。”

一个民工的遭遇

5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积石山县小关乡大茨滩村的一户村民家里,28岁的村民周海比卜躺在门外的钢丝床上,他的腿断了。

今年春节后,周海比卜在甘肃省临夏州一个建筑工地上打工。2月26日,在拆除旧楼房时,从四楼掉下来的楼板砸断了周海比卜的右腿。周海比卜说:“住院拉(借)了6000多块钱的账,还有吃饭等其他费用。”记者问:“为什么工头不负责呢?”他说:“干活时,工头已经谈好,‘伤亡与工头无关,一切由自己负责’,这样才能有活干。”

就在周海比卜砸断腿的第8天,他的妻子在家里给他生下了第二个女儿,生孩子花了20来块钱。村支书马玉良告诉记者:“我们村子里的娃娃,基本上都是这样生在家里的,只有难产了才急急忙忙往医院里送,因此,也折掉了好几条人命。没办法呀,这连续两三年没有一个娃娃是从医院生的。咱们这里的农民太穷了,全村目前还有一半家庭,粮食都不够吃,还饿肚子呢。”

7岁孤儿:肺结核的继承人

5月12日,记者随机走访来到该村七社村民马吾德家里,看到68岁的马吾德背着自己7岁的孙子马麻二力正要出门,孩子在不断地剧烈咳嗽着,脸色蜡黄。马吾德说:“娃娃1岁多的时候,他妈就不断地咳嗽,咳得吐血。后来看过几次,打针的钱没有了,就再也没去打,死的时候才28岁。一年以后,他爹到青海果洛去打工,一去,就咳嗽,十几天后,人家给我送回一具尸体。”村文书告诉记者:“与马麻二力一样,由于传染病、地方病失去双亲,变成孤儿的在我们村还有3户。”

记者发现,残疾人在村里随处可见。全村村民至少有一半患有各种大大小小的疾病,都在带病劳动。这与积石山县卫生局去年对全县的一次抽查的结果基本一致:全县农民的患病率为59%。

当地的村民们有了病,“小病忍着,不痛不治”,睡在床上“抗病”。确实病得厉害了,就用安乃近去痛片“包治百病”,安乃近每片4分、去痛片每片5分。只要不睡倒就不会去医院。而到了医院,如果治不好,钱又花光了,便拉回家等死。

门可罗雀的乡卫生院

5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大茨滩村所在的乡政府卫生院,十多间破烂的平房,年久失修,墙皮掉了好多。该院有5个医生,全院设备如下:手术床1个、常用结扎手术刀具3个包、冰箱1台、听诊器1个、血压计1个、体温表1个。一位叫张永忠的医生说:“总计也就2000元的设备吧,都很破烂。房子更是危房。”这个卫生院去年的业务收入为2.4万元,而每月仅工资的支出就是4000元。(《中国经济时报》2003.5.2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