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海有多少小“拉兹”在外游荡

2003-06-1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据统计,今年1至3月,上海市共有11至16岁青少年离家出走近400人次,即平均每天有5个身背书包的男女“拉兹”在外游荡。

他们为什么要“逃避”现实生活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阳台上的“回”字

2002年10月15日下午4:30,放学了,在上海一所百年名校上中学的18岁学生宋一飞(化名)和5个同学结伴去学校附近的游戏机房玩游戏机。

在班主任眼里,像宋一飞这种同学“回家算了”:考试及格便高呼万岁。他确实经常性地为学业犯着愁。

他们玩了约35分钟,表情严肃的班主任便出现在网吧里,班主任是根据其他同学的报信赶来的。

在被班主任“押”回学校的路上,宋一飞说:“老师,你就原谅我们一次吧!”在苦苦哀求班主任20分钟后,孩子们被要求到校外用公用电话“叫家长来”。

第一位家长很快来了,劈头盖脸一阵骂。第二位家长眼看着也要来了,宋一飞这时举手:“老师,我要小便。”

晚8时许,发现宋一飞没回家的母亲拨通了班主任的电话:“我今天做了摘除子宫手术,儿子是知道的,怎么到现在没回来?”班主任随口答道:“大概去接你了吧。”

当晚,人们四处寻找宋一飞的下落,但没有。宋一飞的母亲几次想轻生。

在宋家六楼的阳台上,挂着一个硕大的“回”字,分外醒目。

两个月出走四次

4月24日,记者接到电话,刚接受过采访的15岁出走女孩李盈(化名)再次出走。这是继今年2月底她首次离家后的第4次。

首次离家是因为母亲看了她的日记。

第二次离家是因为跟父亲发生了一点摩擦。这一次,整整5天,父母都不上班了,满城寻找。居然也巧,让父亲在人民广场给找着了。回到家父亲发现,女儿身上“臭得不得了。”女儿透露,有一天在外面饿得不得了,在卖牛奶的摊点上拿过人家一瓶牛奶。

致父母的一封信

4月23日,上海杨浦区的一位母亲给记者打来电话,她的女儿杜伊扬(化名)两天前没有任何先兆地走了,焦急的父母在信箱里发现了一封信。

“爸妈:我这次走只怪自己,这次考试又没考好,没脸再读什么书。也许开心(注:家中的一条狗)能给你们带来快乐。它虽然不是人,但总比我可爱,比我聪明。我只求你们不要来找我,这也是我最后一个要求。”

这次杜伊扬是跟同班一个男生一起出走的。母亲告诉记者,平时一般男生打电话来,她总推说女儿去超市买东西或者干别的去了,“这个年纪最危险了,不管不行。”

当这些孩子离开家、走上街头时,就被纳入了另一群体:闲散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人数在我国达到了1000多万。调查显示,少年犯中72%的人有离家出走的经历。

专家指出,少年出走的危害极大:一个人流浪在外,生活没有保障,孤独恐惧感油然而生,一系列的不适应容易使少年情绪忧郁,产生偏激和愤世嫉俗的心理。另外,流浪在外的少年易染上不良习惯,学会偷盗、酗酒等,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专家认为,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在培养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的健康人格上多下些功夫。(《新民周刊》2003年第22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