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一生戎马倥偬,大智大勇,立下许多显赫战功,但他并不讳言失败。一次打败仗的经历常常被他提起。
1935年11月,军委一道命令,把张爱萍调到军委骑兵团做政委。张爱萍没当过骑兵,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从单臂挥枪到刀枪并举;从马上拼搏到指挥骑兵作战。不久,团长康天民又调走了,他又兼任了团长。
一天,在青阳岔发现一股敌军烧、杀、抢、掠,在群众的要求下,张爱萍率领骑兵团追击敌人。张爱萍由于指挥上轻敌,轻率地命令部队发起冲锋,向山头包抄上去。在得胜撤退时,却遭到敌人的伏击。骑兵团受到严重损失,不少战士牺牲,张爱萍的战马被打死,他的腿上中了枪弹。战后,张爱萍受到撤职处分。有的同志认为对他的处分重了,要去向上面讲情。张爱萍说:“我犯了什么错误就受什么处分;犯了杀头罪,我就伸长脖子等杀。在这方面是不能含糊的。你去替我说什么情,争辩什么?”
谁知,有一天,毛泽东把张爱萍叫去了,问:“怎么,听说你还讲‘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声音不大,却很严肃。张爱萍没想到,他在招待所里说的这句话,被听到的人汇报上去了。张爱萍承认那是自己说的一句“气话”。毛泽东批评说:是没有百战百胜的军事家,“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也是不错的。但作为带兵的人,特别是你,作为中央派去的干部,不能用这句话为自己开脱,而要记住这前车之鉴。
之后,张爱萍去红军大学做了学员。一天,毛泽东讲《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张爱萍听得入神,句句在心,反思自己。晚上,他散步走到毛泽东的窑洞旁时,看到里边有灯光,就进去了,向毛泽东说讲课中有一段话讲的是自己。毛泽东问是哪一段话?张爱萍说,就是说鲁莽的军事家,专靠热情,受敌人表面的或片面的情况的引诱,受自己部下不负责任的无真知灼见的建议的鼓动,不免于碰壁……毛泽东笑了,说:是讲你也不是讲你。
这段“不光彩”的历史成了张爱萍将军前进的驱动力。他曾作诗曰:“莫作蛮干鲁莽汉,铭心教诲待急追”。
(《北京日报》2003.8.11)